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一株施式假单胞菌的固定化及其与沉水植物联合脱氮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33页
   ·水环境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第11-14页
     ·水环境污染现状第11-12页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第12-13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第13-14页
   ·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第14-18页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作用第15-17页
     ·微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作用第17-18页
   ·好氧反硝化第18-24页
     ·好氧反硝化现象的发现及研究现状第18-19页
     ·好氧反硝化菌的种类第19-23页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应用第23-24页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第24-29页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定义第24-25页
     ·微生物固定化方法第25-26页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第26-28页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应用于水处理的研究进展第28-29页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9-3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9-30页
     ·研究内容第30页
     ·技术路线第30-33页
第2章 好氧反硝化细菌菌株特性第33-41页
   ·菌株鉴定结果第33-37页
     ·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第33-36页
     ·菌株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第36-37页
   ·菌株对天然湖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测定第37-39页
     ·试验材料第37页
     ·试验方法第37-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39页
   ·好氧反硝化细菌 JH-1 生长曲线第39-40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第41-57页
   ·固定化微生物材料的选择第41-51页
     ·固定化材料介绍第41-44页
     ·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第44-45页
       ·好氧反硝化细菌菌悬液的制备第44页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固定化方法第44-45页
       ·固定化颗粒的机械强度测试第45页
       ·固定化颗粒的稳定性测试第45页
       ·固定化颗粒的反硝化活性测试第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51页
       ·固定化颗粒的机械强度第47页
       ·固定化颗粒的稳定性第47-48页
       ·固定化颗粒的反硝化活性第48-51页
   ·丝瓜络吸附细菌最佳条件的初探第51-54页
     ·丝瓜络数量对其吸附细菌量的影响第51-53页
       ·试验方法第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53页
     ·接种菌量对丝瓜吸附菌量影响第53-54页
       ·试验方法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7页
第4章 固定化好氧反硝化细菌性能研究第57-65页
   ·固定化好氧反硝化细菌反硝化性能测试第57-58页
     ·试验方法第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58页
   ·固定化好氧反硝化细菌重复利用性试验第58-60页
     ·试验方法第58-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0页
   ·固定化好氧反硝化细菌的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第60-61页
     ·试验方法第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61页
   ·固定化好氧反硝化细菌的 SEM 电子扫描电镜观察第61-63页
     ·试验方法第61页
     ·结果与分析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固定化好氧反硝化细菌联合沉水植物脱氮研究第65-73页
   ·人为控制条件下沉水植物与固定化微生物联合脱氮效果第65-69页
     ·试验装置第65-66页
     ·试验材料第66页
     ·采样与分析指标第66-67页
     ·结果与分析第67-69页
   ·模拟自然条件下沉水植物与固定化微生物联合脱氮效果第69-71页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69页
     ·采样与分析指标第69页
     ·结果与分析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结论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湖沉积物中微囊藻毒素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下一篇:CJ5菌降解MCLR的酶学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