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交通改善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范围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交通系统调研与分析 | 第17-51页 |
·区域交通历史沿革 | 第17-22页 |
·德占时期交通概况(1897—1914) | 第17-20页 |
·南京民国政府时期交通概况(1929—1938) | 第20-21页 |
·解放以后交通概况(1949—) | 第21-22页 |
·中山路历史街区现状概况 | 第22-28页 |
·自然环境与地形 | 第22-23页 |
·用地与人口 | 第23-26页 |
·建筑与景观 | 第26-28页 |
·现状业态特征 | 第28页 |
·青岛城市交通特点 | 第28-30页 |
·现状动态交通调研 | 第30-42页 |
·道路网络 | 第30-37页 |
·人行系统 | 第37-39页 |
·公交系统 | 第39-42页 |
·现状静态交通调研 | 第42-45页 |
·地上停车 | 第42-44页 |
·地下停车 | 第44-45页 |
·交通系统问题分析 | 第45-51页 |
·街区历史风貌的破坏 | 第45-47页 |
·交通组织不力 | 第47-48页 |
·公共交通服务不足 | 第48页 |
·慢行交通缺失 | 第48-50页 |
·机动车停车困难 | 第50-51页 |
第3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交通改善策略与优秀案例 | 第51-61页 |
·历史街区交通改善实践中的方法策略 | 第51-55页 |
·相关理论 | 第51-54页 |
·改善方法 | 第54-55页 |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 第55-61页 |
·国内案例 | 第55-57页 |
·国外案例 | 第57-61页 |
第4章 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交通改善策略 | 第61-67页 |
·改善理念 | 第61-64页 |
·历史街区交通改善的机动化背景 | 第61-62页 |
·交通改善和风貌保护相统一 | 第62-63页 |
·交通改善四项基本原则 | 第63-64页 |
·改善策略 | 第64-67页 |
·街区道路规划调整 | 第64-65页 |
·区域管理与引导 | 第65-66页 |
·低碳环保与富有吸引力的交通体系 | 第66页 |
·街道活力重塑与历史风貌保护 | 第66-67页 |
第5章 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改善规划 | 第67-83页 |
·道路组织优化 | 第67-71页 |
·过境交通组织 | 第67-70页 |
·区域内部交通组织 | 第70-71页 |
·慢行系统设计 | 第71-80页 |
·公共交通系统设计 | 第72-74页 |
·慢行交通设计 | 第74-80页 |
·停车系统设计 | 第80-82页 |
·增设停车场并取消占路停车 | 第80-81页 |
·地下空间利用 | 第81-82页 |
·街巷肌理修复 | 第82-83页 |
结语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