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煤巷复合顶板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煤巷复合顶板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7-18页 |
2 煤巷复合顶板变形破坏机理的理论分析 | 第18-29页 |
·煤巷复合顶板的特征及其变形破坏形式 | 第18-19页 |
·煤巷复合顶板受荷情况下应力分析 | 第19-24页 |
·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9-20页 |
·煤巷复合顶板在垂向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解 | 第20-23页 |
·煤巷复合顶板在垂向荷载与水平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内力解 | 第23-24页 |
·煤巷复合顶板岩层破坏位置的确定 | 第24-26页 |
·煤巷开挖后复合顶板的力学变化 | 第24-25页 |
·煤巷复合顶板岩层破坏位置的确定 | 第25-26页 |
·影响煤巷复合顶板变形破坏的因素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煤巷复合顶板支护理论分析 | 第29-61页 |
·维护巷道稳定性措施 | 第29-30页 |
·煤巷复合顶板围岩松动圈理论分析 | 第30-31页 |
·现阶段煤巷复合顶板支护理论 | 第31-39页 |
·锚杆支护理论分析 | 第39-45页 |
·保证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支护原则 | 第39-40页 |
·复合顶板巷道支护中的锚杆(索)作用机理分析 | 第40-45页 |
·煤巷复合顶支护技术途径分析 | 第45-46页 |
·基于组合梁与冒落破坏面的“多角度锚杆组合梁悬吊”支护设计理念 | 第46-47页 |
·煤巷复合顶板支护设计思路 | 第47-49页 |
·煤巷复合顶板支护设计原则 | 第47-48页 |
·现有的煤巷支护设计方法 | 第48-49页 |
·煤巷支护动态信息设计法 | 第49-50页 |
·动态信息设计法基本思路 | 第49页 |
·巷道支护动态信息设计法的基本过程 | 第49-50页 |
·煤巷复合顶板支护参数确定 | 第50-60页 |
·确定荷载 | 第50-53页 |
·煤巷复合顶板锚杆支护的相关参数确定 | 第53-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复合顶板巷道的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 第61-80页 |
·王村斜井 5106 工作面回风顺槽地质概况 | 第61-62页 |
·王村斜井 5106 工作面回风顺槽原有支护方式 | 第62-63页 |
·顶板支护参数 | 第62-63页 |
·巷帮支护参数 | 第63页 |
·王村斜井 5106 工作面回风顺槽变形破坏监测 | 第63-67页 |
·王村斜井 5106 工作面回风顺槽巷道支护参数优化 | 第67-72页 |
·围岩松动圈及顶板冒落拱高度的确定 | 第67-69页 |
·王村斜井 5106 工作面回风顺槽锚杆(索)支护参数设计 | 第69-72页 |
·优化后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复合顶板巷道支护优化数值模拟分析 | 第74-79页 |
·原有支护下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第74-76页 |
·支护优化后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第76-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5 总结 | 第80-82页 |
·本文主要进行完成的工作及所得结论 | 第80-81页 |
·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