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

强震复发的随机特征滑动模型及其应用方法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7页
   ·强震发生概率的评估方法第12-23页
     ·弹性回跳理论第13-14页
     ·特征地震模型第14-16页
     ·断层破裂的分级性第16-17页
     ·强震复发的物理模型第17-18页
     ·强震复发的概率分布模型第18-21页
     ·强震复发模型中的参数确定方法第21-23页
   ·研究内容第23-27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3-25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5-27页
第二章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SCS)及其参数确定方法第27-37页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SCS)第28-31页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的基本原理第28-30页
     ·强震发生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第30-31页
     ·强震发生概率的计算第31页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的参数确定第31-36页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中参数确定的基本思路第32-33页
     ·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的确定方法第33-34页
     ·基于断层资料的震级参数确定方法第34页
     ·基于历史地震和古地震资料的震级参数确定方法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强震震级与断层破裂尺度之间的统计规律研究第37-55页
   ·震级与断层破裂尺度之间的统计关系第38-43页
   ·经验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半经验公式的回归第43-47页
   ·经验关系式的对比研究第47-50页
   ·我国面波震级与矩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第50-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强震复发周期的统计规律研究第55-82页
   ·正态分布模型下T/T_(ave)数据的统计方法第57-63页
   ·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下T/T_(ave)数据的统计方法第63-70页
   ·基于复发间隔变异系数的统计方法第70-78页
   ·基于历史地震(或古地震)资料的SCS震级参数不确定性的计算方法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基于SCS模型的强震发生概率计算:以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为例第82-98页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的分段断层源及其断层参数第82-88页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的分段断层源的特征震级分布第88-90页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的分段断层源的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第90-92页
     ·第一类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确定方法第90-91页
     ·第二类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确定方法第91页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分段断层源的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第91-92页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的分段断层源的强震发生概率计算第92-96页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第92页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分段断层源的强震发生概率第92-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六章 SCS模型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以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为例第98-124页
   ·混合地震发生模型第99-106页
     ·混合地震模型中特征断层源的分离第100页
     ·混合地震模型中截断震级mc的选取第100-102页
     ·混合地震模型中的时间分布第102-103页
     ·混合地震模型中的震级分布第103-105页
     ·混合地震模型中的空间分布第105-106页
   ·基于混合地震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第106-111页
     ·非特征断层源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第106-107页
     ·特征断层源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第107-108页
     ·基于混合地震发生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第108-109页
     ·混合地震模型中的不确定性考虑第109-111页
   ·地震动衰减关系第111-113页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结果第113-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七章 在缺乏大震离逝时间情况下SCS模型的应用方法研究第124-132页
   ·计算方法第124-126页
   ·计算实例第126-130页
     ·平均特征震级和平均复发周期的估计第127-128页
     ·不同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第128-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第八章 基于SCS模型的次级破裂源强震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研究第132-150页
   ·利用破裂的相对发生率估计次级破裂上的地震矩累积率第133-137页
     ·地震矩累积率的分配方法第133-135页
     ·算例第135-137页
   ·基于SCS模型的海原断裂强震发生概率计算第137-148页
     ·海原断裂上的分级破裂源与古地震序列第137-140页
     ·海原断裂带震源参数的估计第140-147页
     ·海原断裂带强震发生概率的计算第147-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50页
第九章 考虑断层间相互影响的改进随机特征滑动模型第150-162页
   ·改进的随机特征滑动模型第150-153页
   ·鲜水河北西段的分段特征第153-157页
   ·模拟结果第157-160页
   ·本章小结第160-162页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第162-166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第162-164页
   ·文中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内容第164-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9-180页
致谢第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横波分裂、GPS和断裂第四纪滑动速率数据研究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软流圈动力学特征
下一篇:蒙古中南部地区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面波层析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