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关节软骨的结构和功能 | 第11-12页 |
·关节软骨不同损伤类型 | 第12-14页 |
·关节软骨损伤的部位及原因 | 第14-15页 |
·力学环境对关节软骨的重要影响 | 第15-16页 |
·力学环境对体内关节软骨的影响 | 第15页 |
·力学环境对体外关节软骨的影响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理论研究 | 第16页 |
·实验研究 | 第16-17页 |
·有限元仿真研究 | 第17页 |
·本论文的创新与特色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关节软骨的生物基础及力学性质 | 第19-23页 |
·关节软骨的生物基础特性 | 第19-20页 |
·关节软骨的组织结构 | 第19页 |
·关节软骨的生物特性 | 第19-20页 |
·关节软骨的力学性质 | 第20-23页 |
·各种类型力对关节软骨刺激作用的影响 | 第20页 |
·力学因素在关节软骨组织结构工程中的影响 | 第20-21页 |
·软骨的有限元仿真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关节软骨缺损演化与扩展的有限元分析 | 第23-39页 |
·关节软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关节软骨有限元模型 | 第23页 |
·关节软骨材料参数的确定 | 第23-24页 |
·关节软骨受单向压缩载荷过程 | 第24页 |
·对模型施加边界条件与求解 | 第24页 |
·缺损关节软骨损伤演化过程的模拟方法 | 第24-25页 |
·单元生死技术概述 | 第24页 |
·单元生死技术模拟关节缺损软骨损伤演化过程的步骤 | 第24-25页 |
·未损伤软骨和损伤软骨计算结果比较 | 第25-38页 |
·未损伤软骨分析结果 | 第25-26页 |
·损伤软骨扩展与演化分析结果 | 第26-38页 |
·表层软骨扩展与演化分析 | 第26-29页 |
·中层软骨扩展与演化分析 | 第29-33页 |
·底层软骨扩展与演化分析 | 第33-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确定关节软骨不同层区厚度尺寸的实验研究 | 第39-47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0-42页 |
·材料制备 | 第40页 |
·实验设备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与内容 | 第41-42页 |
·实验结果 | 第42-45页 |
·同一速率,不同压缩量对关节软骨不同层区法向位移的影响 | 第42-43页 |
·压缩次数对关节软骨不同层区法向位移的影响 | 第43-44页 |
·拟合模型 | 第44-45页 |
·不同部位软骨各层所占比例的差异 | 第45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对猪骨滑车部位软骨单向压缩实验研究 | 第47-64页 |
·单向压缩载荷实验介绍 | 第47-49页 |
·实验材料制备 | 第47页 |
·实验设备 | 第47-48页 |
·实验过程 | 第48-49页 |
·图像处理及分析计算 | 第49-50页 |
·图像考察边界确定 | 第49-50页 |
·应力值分析计算 | 第50页 |
·实验分析 | 第50-64页 |
·表层软骨缺损演化过程的实验及仿真对比分析 | 第51-54页 |
·中层软骨缺损演化过程的实验及仿真对比分析 | 第54-59页 |
·底层软骨缺损演化过程的实验及仿真对比分析 | 第59-64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