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1 文章综述 | 第10-23页 |
·西红花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15页 |
·西红花的形态特征 | 第10-11页 |
·西红花的发育生物学研究 | 第11-12页 |
·西红花资源概况 | 第12-13页 |
·西红花生长习性 | 第13页 |
·西红花栽培技术 | 第13-14页 |
·西红花病害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西红花的离体快繁 | 第15-18页 |
·西红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西红花细胞悬浮培养研究进展 | 第17页 |
·西红花类柱头状物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西红花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作用 | 第18-21页 |
·西红花主要化学成分 | 第18-19页 |
·西红花药理活性作用 | 第19-21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9-20页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20页 |
·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 | 第20页 |
·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 | 第20-21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21页 |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西红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3-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球茎相关生物学测定 | 第23-24页 |
·营养生长动态测定 | 第24页 |
·生殖生长动态测定 | 第24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球茎相关生物学特性 | 第24-25页 |
·营养生长阶段生物学特性 | 第25-27页 |
·生殖生长阶段生物学特性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3 西红花球茎离体快繁研究 | 第32-53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 第32-33页 |
·无菌丛生芽诱导研究 | 第33页 |
·丛生芽继代增殖研究 | 第33-34页 |
·试管球茎诱导研究 | 第34页 |
·试管球茎生根诱导研究 | 第34页 |
·试管球茎移栽研究 | 第34页 |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34-3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51页 |
·西红花愈伤组织诱导效果 | 第35-40页 |
·无菌丛生芽的诱导效果 | 第40-42页 |
·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效果 | 第42-44页 |
·西红花试管球茎的诱导 | 第44-47页 |
·试管球茎的生根诱导及移栽效果 | 第47-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4 西红花非药用部位质量评价研究 | 第53-83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响应面法优化花瓣中多糖的提取 | 第53-54页 |
·响应面法优化花瓣中黄酮和多酚的提取 | 第54页 |
·西红花花瓣中活性成分抗氧化研究 | 第54-55页 |
·西红花非药用部位不同极性部位成分及抗氧化特性的比较 | 第5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81页 |
·花瓣中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结果 | 第55-61页 |
·花瓣中黄酮和多酚提取条件的优化结果 | 第61-73页 |
·西红花花瓣中活性成分的抗氧化特性 | 第73-75页 |
·西红花非药用部位不同极性部位成分及抗氧化特性的比较 | 第75-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5 结论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