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钇稳定氧化锆上转换发光粉体的制备、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上转换材料的研究背景第10-14页
     ·稀土元素简介第10-12页
     ·下转换发光与上转换发光第12-13页
     ·上转换材料的研究历史第13-14页
   ·上转换材料的组成第14-15页
     ·激活剂离子第14页
     ·敏化剂离子第14页
     ·基质第14-15页
   ·上转换发光机理第15-18页
     ·激发态吸收(ESA,Excited State Absorption)第15页
     ·能量传递(ET,Energy Transfer)第15-17页
     ·光子雪崩过程 (PA,photonAvalanche)第17-18页
   ·课题选题依据和目的意义第18-20页
     ·课题选题依据第18-19页
     ·课题选题目的意义第19-20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2-28页
   ·制备方法介绍第22页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2-23页
   ·样品制备及其测试表征介绍第23-28页
     ·实验步骤及其流程图第23-24页
     ·样品的测试第24-28页
第三章 铒单掺及铒镱双掺体系物相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第28-52页
   ·实验与表征第28-30页
     ·8YSZ:Er/Yb 样品的组成设计第28页
     ·8YSZ:Er/Yb 样品合成温度条件的确定第28-29页
     ·样品制备第29-30页
     ·8YSZ:Er/Yb 样品的测试表征第30页
   ·煅烧温度对物相及红外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第30-36页
     ·煅烧温度对 8YSZ:Er/Yb 物相的影响第30-32页
     ·不同煅烧温度对 8YSZ:0.001Er-0.11Yb 样品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32-33页
     ·煅烧温度对 8YSZ:Er/Yb 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第33-35页
     ·不同温度 8YSZ:0.001Er-0.11Yb 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机理第35-36页
   ·浓度对 8YSZ:Er/Yb 物相组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第36-50页
     ·单掺浓度对 8YSZ:Er 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第36-40页
     ·双掺浓度对 8YSZ:Er-Yb 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0-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钬单掺及钬镱双掺体系物相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第52-66页
   ·实验与表征第52-53页
     ·8YSZ:Ho/Yb 样品的组成设计第52页
     ·8YSZ:Ho/Yb 样品合成温度条件的确定第52-53页
     ·样品制备第53页
     ·8YSZ:Ho/Yb 样品的测试表征第53页
   ·煅烧温度对 8YSZ:Ho-Yb 物相组成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第53-55页
     ·不同合成温度所得 B8 样品的物相分析第53-54页
     ·煅烧温度对 B8 样品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第54-55页
   ·浓度对 8YSZ:Ho-Yb 物相组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第55-64页
     ·单掺浓度对 8YSZ:Ho 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第55-58页
     ·双掺浓度对 8YSZ:Ho-Yb 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第58-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铥单掺及铥镱双掺体系物相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第66-78页
   ·实验与表征第66-67页
     ·8YSZ:Tm/Yb 样品的组成设计第66页
     ·8YSZ:Tm/Yb 样品合成温度条件的确定第66-67页
     ·样品制备第67页
     ·8YSZ:Tm/Yb 样品的测试表征第67页
   ·煅烧温度对 8YSZ:Tm/Yb 样品物相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第67-68页
     ·不同合成温度所得 C9 样品的物相分析第67-68页
     ·煅烧温度对 C9 样品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第68页
   ·浓度对 8YSZ:Tm/Yb 物相组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第68-76页
     ·单掺浓度对 8YSZ:Tm 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第69-71页
     ·双掺浓度对 8YSZ:Tm-Yb 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第71-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六章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第84-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磷灰石硅酸盐中二价铕敏化三价铕产生5D1强发射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新型Mn4+掺杂的氟化物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