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目前国内外装备保障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装备保障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我军装备保障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 ·研究路线图 | 第18-20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 ·信息化战争定义及特点 | 第20-22页 |
| ·装备保障的基本概念 | 第22页 |
|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的特点 | 第22-23页 |
| ·装备结构复杂保障难度加大 | 第22-23页 |
| ·技术含量高保障内涵更深 | 第23页 |
| ·作战节奏更加快速保障时效强 | 第23页 |
| ·战场高度透明保障环境恶劣 | 第23页 |
|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的地位和作用 | 第23-24页 |
| ·遂行作战任务的前提 | 第23-24页 |
| ·维系部队的战斗力 | 第24页 |
| ·提高军事和经济效益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3章 国内外装备保障信息化发展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4页 |
| ·外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发展动态 | 第26-28页 |
| ·一体化保障 | 第26页 |
| ·精确化保障 | 第26-27页 |
| ·社会化保障 | 第27-28页 |
| ·智能化保障 | 第28页 |
| ·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其不足 | 第28-29页 |
| ·我军装备保障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分析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4章 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模式的构建 | 第34-48页 |
| ·精确装备保障的基本构想 | 第34-35页 |
| ·精确装备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5-37页 |
| ·开展精确保障的必要性分析 | 第35-36页 |
| ·开展精确保障的可行性分析 | 第36-37页 |
| ·精确装备保障的内容 | 第37-43页 |
| ·精确组织指挥 | 第38-40页 |
| ·精确物资保障 | 第40-41页 |
| ·精确维修保障 | 第41-43页 |
| ·精确装备保障模式的构建 | 第43-45页 |
| ·作战保障指挥控制平台 | 第43-44页 |
| ·装备保障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 第44-45页 |
| ·实时维修保障系统 | 第45页 |
| ·模块化的装备保障分队 | 第45页 |
| ·作战部队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 第5章 案例分析——某装甲机械化师精确保障模式的运用 | 第48-58页 |
| ·现状分析 | 第48-50页 |
| ·实施精确保障的信息系统、保障装备和检测维修工具 | 第50-53页 |
| ·相关的信息系统 | 第51-52页 |
| ·相关的保障装备 | 第52页 |
| ·智能化的检测维修工具 | 第52-53页 |
| ·对阵地防御之敌进攻战斗精确装备保障模式的运用 | 第53-57页 |
| ·指挥机构的编组与配置 | 第53-54页 |
| ·装备保障分队的编组与运用 | 第54-56页 |
| ·装甲机械化师精确装备保障模式的具体运用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第58-64页 |
| ·加强装备保障信息化理论研究 | 第58-59页 |
| ·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内容 | 第58-59页 |
| ·信息化理论研究的要求 | 第59页 |
| ·提高装备保障的信息化水平 | 第59-61页 |
| ·加强装备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 | 第60页 |
| ·研制智能化保障系统 | 第60页 |
| ·大力发展信息化保障装备 | 第60-61页 |
| ·造就信息化装备保障人才队伍 | 第61-62页 |
| ·解放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观 | 第61页 |
| ·利用多种渠道培养信息化装备保障人才 | 第61-62页 |
| ·创造适合信息化装备保障人才成长环境 | 第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 ·论文总结 | 第64页 |
| ·论文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