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杂多化合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杂多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 第10-11页 |
·杂多酸的酸性 | 第11-12页 |
·杂多酸的氧化还原性 | 第12-13页 |
·杂多酸的结构修饰 | 第13-14页 |
·松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脱氢枞胺的性质 | 第15-16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 磷钨酸脱氢枞基铵盐的合成及表征 | 第18-26页 |
·引言 | 第18页 |
·实验部分 | 第18-21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8-19页 |
·磷钨酸脱氢枞基铵盐的合成 | 第19页 |
·磷钨酸脱氢枞基铵盐的结构表征 | 第19-20页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20页 |
·熔点及溶解性测定 | 第20-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5页 |
·理化性质 | 第21-22页 |
·化学组成 | 第22页 |
·紫外光谱 | 第22-23页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23页 |
·~1H-NMR | 第23-25页 |
·热稳定性 | 第25页 |
·磷钨酸脱氢枞基铵盐的制备反应式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磷钨酸脱氢枞基季铵盐的合成及表征 | 第26-37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N,N-二甲基-N-脱氢枞胺的合成 | 第27页 |
·N,N-二甲基-N-苄基-N-脱氢枞基氯化铵的合成 | 第27-28页 |
·磷钨酸N,N-二甲基-N-苄基-N-脱氢枞基铵盐的合成 | 第28页 |
·过氧磷钨酸N,N-二甲基-N-苄基-N-脱氢枞基铵盐的合成 | 第28页 |
·磷钨酸脱氢枞基季铵盐的结构表征 | 第28-29页 |
·热稳定性分析 | 第29页 |
·熔点及溶解性测定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理化性质 | 第29-30页 |
·化学组成 | 第30页 |
·紫外光谱 | 第30-31页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31-32页 |
·~1H-NMR | 第32-34页 |
·热稳定性 | 第34-35页 |
·磷钨酸脱氢枞基季铵盐的制备反应式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杂多酸脱氢枞基铵盐催化H_2O_2氧化烯烃初探 | 第37-59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7-38页 |
·催化烯烃氧化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7页 |
·标准曲线 | 第39-44页 |
·氧化产物的表征 | 第44-54页 |
·催化性能初探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磷钨酸脱氢枞基铵盐催化1-辛烯氧化 | 第59-65页 |
·引言 | 第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59-60页 |
·NHPW催化1-辛烯氧化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4页 |
·溶剂种类的影响 | 第60-61页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H_2O_2用量的影响 | 第62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过氧磷钨酸脱氢枞基季铵盐催化4-松油醇氧化 | 第65-70页 |
·引言 | 第65页 |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65-66页 |
·催化4-松油烯醇氧化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69页 |
·溶剂种类的影响 | 第66-67页 |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67页 |
·H_2O_2用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7 结论 | 第70-72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有待深入的研究工作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