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章 群体性事件概况 | 第15-25页 |
第一节 群体性事件的含义与类型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当前群体性事的基本状况及社会负效应 | 第18-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乡镇政府治理结构的理论描述 | 第25-35页 |
第一节 乡镇政府治理结构的内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乡政村治”体制下的乡镇政府治理结构描述 | 第26-29页 |
第三节 我国乡镇政府治理结构的特点 | 第29-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群体性事件与乡镇政府治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 第35-47页 |
第一节 群体性事件: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政府治理角色冲突形成的困境 | 第35-38页 |
第二节 群体性事件:乡镇政府权力过界的结果 | 第38-41页 |
第三节 群体性事件:利益表达失语的反抗 | 第41-44页 |
第四节 群体性事件:行政救济不力时的自力救济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预防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优化乡镇政府治理结构 | 第47-55页 |
第一节 调整乡镇政府角色定位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关键点 | 第47-49页 |
第二节 预防群体性事件需健全乡镇政府的权力运行机制 | 第49-51页 |
第三节 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制度设计 | 第51-53页 |
第四节 完善行政救济制度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重要防线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