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洁净煤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煤炭脱硫方法的分类 | 第12-21页 |
·燃烧前脱硫方法 | 第13-17页 |
·燃烧中脱硫方法 | 第17-18页 |
·燃后脱硫方法 | 第18-21页 |
·氧化剂氧化浸出脱除煤中硫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21-2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研究内容与基本思路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主要化学试剂 | 第24-26页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煤样中硫的测定 | 第26-32页 |
·煤样的分析 | 第26-32页 |
·硫化铁硫的测定 | 第26-27页 |
·硫酸盐硫的测定 | 第27-28页 |
·有机硫的测定 | 第28-29页 |
·煤样的各种形态硫的测定结果 | 第29页 |
·硫含量测定基本原理 | 第29-32页 |
第四章 氧化剂氧化脱除煤中硫及微波辅助实验 | 第32-70页 |
·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脱除煤中硫的实验 | 第32-41页 |
·实验原理 | 第32页 |
·实验步骤 | 第3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原煤与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脱硫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8-39页 |
·原煤与重铬酸钾氧化脱硫后的煤样的电镜与能谱分析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脱除煤中硫的实验 | 第41-48页 |
·实验原理 | 第41页 |
·实验步骤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脱硫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6-47页 |
·高锰酸钾氧化脱硫后的煤样的电镜与能谱分析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页 |
·硫酸铁溶液氧化脱除煤中硫的实验 | 第48-54页 |
·实验原理 | 第48页 |
·实验步骤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硫酸铁溶液氧化脱硫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硫酸铁氧化脱硫后的煤样的电镜与能谱分析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页 |
·次氯酸钠溶液氧化脱除煤中硫的实验 | 第54-60页 |
·实验原理 | 第54页 |
·实验步骤 | 第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次氯酸钠溶液氧化脱硫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8-59页 |
·次氯酸钠溶液氧化脱硫后的煤样的电镜与能谱分析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页 |
·不同氧化剂脱硫效果比较 | 第60页 |
·微波辅助脱除煤中硫实验 | 第60-68页 |
·微波辅助脱硫机理 | 第60-61页 |
·微波辅助重铬酸钾脱除煤中硫实验 | 第61-63页 |
·微波辅助处理及微波辅助重铬酸钾脱硫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3-65页 |
·微波辅助高锰酸钾脱除煤中硫实验 | 第65-67页 |
·微波辅助高锰酸钾脱硫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复合氧化剂氧化脱除煤中硫及微波辅助实验 | 第70-82页 |
·实验原理 | 第70页 |
·实验步骤 | 第70-75页 |
·不同浓度配比的复合氧化剂和脱硫率的关系 | 第70-72页 |
·反应温度对煤中硫脱除的影响 | 第72-73页 |
·反应时间对煤中硫脱除的影响 | 第73-74页 |
·硫酸用量对煤中硫脱除的影响 | 第74-75页 |
·复合氧化剂协同氧化脱硫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75-76页 |
·复合氧化剂协同氧化脱硫后煤样的 FT -I R 样品制备 | 第75-76页 |
·复合氧化剂协同氧化脱硫后煤样的 FT -I R 图谱及分析 . | 第76页 |
·微波辅助复合氧化剂协同氧化脱除煤中硫实验 | 第76-79页 |
·微波功率对复合氧化剂协同氧化脱除煤中硫的影响 | 第76-77页 |
·微波辐射时间对复合氧化剂协同氧化脱除煤中硫的影响 | 第77-78页 |
·微波辅助复合氧化剂协同氧化脱硫后煤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78-79页 |
·各种氧化剂脱硫率及氧化脱硫后煤样发热量的比较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2-86页 |
·总结 | 第82-83页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