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麦茨电影精神分析学的形成 | 第12-19页 |
(一) 麦茨的电影“第一符号学”研究 | 第12-14页 |
(二) 麦茨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吸取 | 第14-17页 |
(三) 麦茨对胡塞尔现象学理论的吸取 | 第17-19页 |
二、 麦茨电影精神分析学中的核心理论 | 第19-34页 |
(一) 对电影本质的重新认识 | 第19-24页 |
1. 电影是一种“想象的技术” | 第19-20页 |
2. 电影是一种“缺席的在场” | 第20-22页 |
3. 电影是一种“想象的能指” | 第22-24页 |
(二) 观影主体的深层心理机制 | 第24-34页 |
1. 观影认同机制 | 第24-28页 |
2. 观影主体的窥视癖与自恋欲 | 第28-30页 |
3. 梦幻世界与观影心理 | 第30-34页 |
三、 麦茨电影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价值 | 第34-39页 |
(一) 麦茨电影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价值 | 第34-36页 |
(二) 麦茨电影精神分析理论对电影创作的启示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