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金属-空气电池论文

可充锂空气电池关键材料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8页
   ·引言第14页
   ·锂空气电池基本原理第14-17页
   ·锂空气电池特点第17-18页
   ·空气电极研究进展第18-25页
     ·空气电极结构第18页
     ·碳材料第18-22页
     ·非贵金属氧还原/析氧双效催化剂第22-24页
     ·贵金属氧还原/析氧双效催化剂第24-25页
   ·电解质研究进展第25-33页
     ·有机电解液第25-31页
     ·聚合物电解质第31-32页
     ·无机陶瓷电解质第32-33页
   ·防水透气膜第33-34页
   ·锂空气电池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思路第35-38页
     ·选题依据第35页
     ·主要研究思路第35-38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8-45页
   ·主要试剂第38-39页
   ·主要仪器第39-40页
   ·物理性能测试第40-41页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40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40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第40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40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40-41页
     ·元素分析第41页
     ·同步热分析(TGA-DSC)第41页
     ·BET 分析第41页
     ·核磁结构表征第41页
   ·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1-45页
     ·电化学窗口第41-42页
     ·旋转圆盘测试第42页
     ·锂离子迁移数测试第42-43页
     ·离子电导率测试第43页
     ·实验电池的组装第43-44页
     ·充放电测试第44-45页
第三章 CO-N/C 双效催化剂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第45-66页
   ·引言第45页
   ·催化剂制备第45-46页
   ·配合物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影响第46-50页
     ·催化剂物理结构表征第46-48页
     ·催化剂电化学性质第48-50页
     ·催化剂充放电性能第50页
   ·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影响第50-64页
     ·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物理结构影响第50-56页
     ·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 ORR/OER 影响第56-61页
     ·催化剂充放电性能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PVDF-HFP 聚合物电解质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第66-94页
   ·引言第66页
   ·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第66-68页
   ·纳米二氧化硅对 PVDF-HFP 聚合物电解质改性第68-81页
     ·制备条件对电解质表面形貌影响第68-70页
     ·热稳定性分析第70-71页
     ·红外光谱第71-72页
     ·X-射线衍射第72-73页
     ·离子电导率第73-76页
     ·锂离子迁移数第76-78页
     ·电化学窗口第78-79页
     ·充放电性能测试第79-81页
   ·离子液体对 PVDF-HFP 聚合物电解质改性第81-92页
     ·离子液体含量对电解质表面形貌影响第82-83页
     ·热稳定性分析第83页
     ·红外光谱第83-84页
     ·X-射线衍射第84-85页
     ·离子电导率第85-87页
     ·锂离子迁移数第87-89页
     ·电化学窗口第89-90页
     ·充放电性能测试第90-92页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基于全氟磺酸膜聚合物电解质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第94-117页
   ·引言第94-95页
   ·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第95页
   ·LITFSI-DMMP 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第95-102页
     ·电化学窗口第95-96页
     ·离子电导率第96-97页
     ·循环伏安第97-99页
     ·氧还原/析氧过程分析第99-100页
     ·LiTFSI-DMMP 电解液充放电性能第100-102页
   ·全氟磺酸锂聚合物电解质第102-104页
     ·聚合物电解质表面形貌第102-103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103-104页
     ·同步热分析第104页
   ·LITFSI-DMMP/PFSA-LI 电化学性质第104-112页
     ·电化学窗口第104-105页
     ·离子电导率第105-106页
     ·锂离子迁移数第106-107页
     ·充放电性能第107-112页
   ·LITFSI-DMMP/PFSA-LI 电化学稳定性研究第112-115页
     ·X-射线衍射与光电子能谱分析第112-113页
     ·核磁结构分析第113-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7-120页
   ·结论第117-119页
   ·展望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1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贵金属纳米粒子标记技术的均相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
下一篇:石墨烯的制备与功能化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