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1页 |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 第17-23页 |
·引言 | 第17页 |
·全光网 | 第17-23页 |
·光线路交换 | 第19-20页 |
·光突发交换 | 第20-21页 |
·光分组交换 | 第21-23页 |
·光分组交换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23-25页 |
·光分组交换系统的核心器件 | 第25-29页 |
·光开关 | 第25页 |
·光逻辑单元 | 第25-26页 |
·全光波长变换器 | 第26-27页 |
·光放大器 | 第27-28页 |
·光缓存 | 第28-29页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以及创新点 | 第29-32页 |
·基于SOA/相位调制器的超快光开关 | 第29页 |
·基于SOA 的可重构全光逻辑门以及波长变换 | 第29-30页 |
·自动增益控制EDFA 的设计 | 第30页 |
·基于宽带SBS 的可调慢光延迟线性能研究 | 第30-31页 |
·基于FOPA 的可调慢光延迟线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1页 |
第二章 基于SOA/相位调制器的超快光开关 | 第41-59页 |
·光开关研究背景 | 第41-46页 |
·光开关分类 | 第42-44页 |
·大型超快光开关阵列 | 第44-46页 |
·基于ON-OFF SOA 以及SOA-Sagnac 干涉环的超快光开关 | 第46-49页 |
·基于on-off SOA 的快速光开关 | 第46-47页 |
·基于SOA-Sagnac 干涉环的快速光开关 | 第47-49页 |
·基于相位调制器-Sagnac 干涉环的超快光开关 | 第49-54页 |
·基于PM-Sagnac 干涉环的光开关结构及其操作原理 | 第49-51页 |
·PM-Sagnac 干涉环开关性能测试 | 第51-54页 |
·开关波长相关性测试 | 第51-52页 |
·静态开关性能测试 | 第52-53页 |
·开关时间测试 | 第53-54页 |
·基于PM-Sagnac 干涉环的超快光开关构建开关阵列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三章 基于SOA 的可重构全光逻辑门及波长变换器 | 第59-77页 |
·全光逻辑门及波长变换研究进展 | 第59-61页 |
·基于SOA 的可重构全光逻辑门相关研究 | 第61-64页 |
·基于干涉型SOA 中XPM 效应的可重构逻辑门 | 第61-62页 |
·基于SOA 的XGM 和FWM 效应的可重构逻辑门 | 第62-63页 |
·基于SOA 的FWM 效应及偏振编码信号的可重构逻辑门 | 第63-64页 |
·在单个SOA 上同时实现可重构逻辑操作及波长变换 | 第64-71页 |
·操作原理 | 第65-67页 |
·实验方案 | 第67-68页 |
·逻辑操作静态测试结果 | 第68-69页 |
·逻辑操作结果演示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第四章 增益控制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设计及性能研究 | 第77-100页 |
·研究背景 | 第77-83页 |
·增益控制技术 | 第78-80页 |
·增益的泵浦控制 | 第78-79页 |
·增益的光控制 | 第79-80页 |
·增加工作带宽 | 第80-83页 |
·增益平坦技术 | 第80-81页 |
·L 波段增益提高技术 | 第81-82页 |
·多波段宽带EDFA 技术 | 第82-83页 |
·利用一个布拉格光栅实现可调谐增益控制双通EDFA | 第83-89页 |
·新型双通EDFA 结构 | 第83-8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4-88页 |
·增益与噪声指数 | 第85-86页 |
·增益谱 | 第86-88页 |
·增益控制的临界条件 | 第88页 |
·本节小结 | 第88-89页 |
·低噪声全光增益控制 C+L 波段EDFA | 第89-94页 |
·实验装置 | 第89-9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0-93页 |
·C 和L 波段的两束激光光谱 | 第90-91页 |
·波长交错复用器的作用 | 第91-93页 |
·增益谱和噪声指数 | 第93页 |
·本节小结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第五章 基于光纤SBS 效应的可调慢光延迟线系统性能研究 | 第100-149页 |
·光缓存 | 第101-102页 |
·慢光基本原理及主要研究进展 | 第102-111页 |
·慢光基本原理 | 第102-103页 |
·慢光研究现状 | 第103-111页 |
·基于光纤SBS 效应的可调慢光延迟线 | 第104-110页 |
·基于光纤SRS 效应的可调慢光延迟线 | 第110页 |
·基于光纤参量放大的可调慢光延迟线 | 第110-111页 |
·基于泵浦相位调制展宽布里渊增益谱的慢光研究 | 第111-122页 |
·实验演示及性能分析 | 第112-119页 |
·实验方案 | 第112-113页 |
·泵浦和布里渊增益谱展宽 | 第113-114页 |
·眼图测量 | 第114-115页 |
·延迟测量 | 第115-116页 |
·信号质量测量与分析 | 第116-118页 |
·可控延迟 | 第118-119页 |
·基于相位调制进一步展宽布里渊增益谱 | 第119-122页 |
·Duobinary 信号在宽带布里渊放大器中的延迟性能研究 | 第122-134页 |
·Duobinary 信号的产生 | 第122-126页 |
·宽带布里渊增益谱的产生及优化 | 第126-128页 |
·Duobinary 信号延迟 | 第128-134页 |
·延迟实验方案 | 第128-130页 |
·窄带滤波前后的输出光谱 | 第130-131页 |
·信号延迟的性能测量 | 第131-133页 |
·信号延迟量与信号开关增益的关系 | 第133-134页 |
·基于带宽可调的SBS 同时延迟和解调速率可变的DPSK 信号 | 第134-143页 |
·实验方案 | 第136-13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37-143页 |
·窄带滤波前后的光谱测量 | 第137-138页 |
·SBS 增益谱与解调后的眼图 | 第138-139页 |
·解调和延迟性能测试 | 第139-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49页 |
第六章 基于光参量放大器的可调慢光延迟线 | 第149-171页 |
·参量慢光研究进展 | 第149-153页 |
·基于通信波段光纤参量放大的慢光研究 | 第153-166页 |
·理论分析及优化设计 | 第153-160页 |
·参量慢光理论推导 | 第153-156页 |
·数值仿真及时延优化 | 第156-160页 |
·实验验证及系统测试 | 第160-165页 |
·实验装置 | 第160-161页 |
·参量增益谱和信号增益测量 | 第161-164页 |
·时延及误码测试 | 第164-16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165-16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6-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71-175页 |
1. 基于 SOA/相位调制器的超快光开关 | 第171页 |
2. 基于 SOA 的可重构全光逻辑门以及波长变换 | 第171-172页 |
3. 自动增益控制 EDFA 的设计 | 第172页 |
4. 基于 SBS 的宽带可调慢光延迟线性能研究 | 第172-173页 |
5. 基于 FOPA 的可调慢光延迟线 | 第173-175页 |
附录Ⅰ缩略语 | 第175-177页 |
附录Ⅱ符号表 | 第177-179页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79-18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183-184页 |
致谢 | 第184-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