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女性作家乡土小说伦理叙事研究
CONTENTS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导论 | 第10-15页 |
第一章 新世纪女性作家伦理叙事基本主题 | 第15-34页 |
一、婚姻伦理叙事 | 第15-22页 |
1、传统夫妻伦理的桎梏 | 第16-17页 |
2、婚姻与爱情关系探讨 | 第17-20页 |
3、“第三者”的合理性表达 | 第20-22页 |
二、生存伦理叙事 | 第22-34页 |
1、土地的流失与坚守 | 第24-26页 |
2、主体的出离与虚空 | 第26-29页 |
3、文化的破碎与远逝 | 第29-31页 |
4、政治的尴尬与异变 | 第31-34页 |
第二章 新世纪女性作家伦理叙事思想内涵 | 第34-59页 |
一、乡土女性意识探讨 | 第34-42页 |
1、女性意识觉醒之难 | 第35-39页 |
2、“性”与女性意识言说 | 第39-42页 |
二、农民文化人格剖析 | 第42-52页 |
1、悲情的“现代”想象 | 第42-46页 |
2、道德褪色与拜金反思 | 第46-49页 |
3、“权力崇拜”心理痼疾 | 第49-52页 |
三、精神守望与“乌托邦”建构 | 第52-59页 |
1、乡土“乌托邦”模式 | 第52-54页 |
2、静守时空与和煦人情 | 第54-56页 |
3、传统德性的礼赞 | 第56-59页 |
第三章 新世纪女性作家伦理叙事美学特征 | 第59-86页 |
一、女性“小叙事”传统 | 第59-66页 |
1、基于性别的叙事特征 | 第59-62页 |
2、乡村生活的形式模拟 | 第62-65页 |
3、人物心理细节的研磨 | 第65-66页 |
二、女性创作的感伤美学 | 第66-74页 |
1、女性创作感伤审美特征 | 第66-70页 |
2、个体感伤格调的差异性 | 第70-74页 |
三、女性文本的诗性风格 | 第74-86页 |
1、语言择取与运用的诗性内涵 | 第75-81页 |
2、“意境”营造与“意象”解析 | 第81-86页 |
结语:女性写作与新世纪乡土小说创作 | 第86-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8-9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