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波新编历史京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马少波生平交游 | 第15-21页 |
第一节 马少波的生平介绍 | 第15-16页 |
第二节 马少波戏曲交游 | 第16-21页 |
一、与王季思的交往 | 第16-17页 |
二、与阳翰笙的交往 | 第17-18页 |
三、与杜近芳的交往 | 第18-21页 |
第二章 40—60 年代马少波新编历史京剧研究 | 第21-33页 |
第一节 《木兰从军》----浅尝辄止 | 第21-23页 |
第二节 《闯王进京》----艺术巅峰 | 第23-27页 |
第三节 《关羽之死》----回归现实 | 第27-29页 |
第四节 《正气歌》----扛鼎之作 | 第29-33页 |
第三章 70—80 年代马少波新编历史京剧研究 | 第33-39页 |
第一节 《明镜记》----创作成熟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宝烛记》----开阔道路 | 第35-39页 |
第四章 马少波的新编历史京剧戏曲理论概述 | 第39-49页 |
第一节 马少波对新编历史京剧中问题的见解 | 第39-42页 |
一、关于新编历史京剧创作中的真实问题 | 第39-40页 |
二、关于新编历史京剧选题立意问题的见解 | 第40页 |
三、关于波新编历史京剧的民族精神的见解 | 第40-41页 |
四、马少波“古为今用”的创作历史观 | 第41-42页 |
第二节 马少波新编历史京剧的戏曲编剧理论 | 第42-49页 |
一、论语言 | 第42-47页 |
二、论新编历史京剧中的“雅”与“俗” | 第47-49页 |
第五章 马少波的戏曲教育思想交流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一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