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带材铸轧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引言 | 第10页 |
·镁合金铸轧技术的研究 | 第10-13页 |
·铸轧的模拟现状 | 第13-14页 |
·选题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铸轧区流动传热的分析 | 第16-28页 |
·铸轧区流场的分析 | 第16-23页 |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16页 |
·湍流对流换热的 Reynolds 时均方程 | 第16-17页 |
·湍流模型 | 第17-21页 |
·在近壁区使用 k-ε模型的问题 | 第21-23页 |
·铸轧区传热的分析 | 第23-26页 |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 第23-24页 |
·传热中的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铸轧区的传热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流固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28-36页 |
·流固耦合分析基础 | 第28-31页 |
·流固耦合基础 | 第28-30页 |
·ANSYS 流固耦合分析 | 第30-31页 |
·流固耦合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控制方程 | 第31-35页 |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31-32页 |
·控制方程 | 第32-33页 |
·双辊铸轧流固耦合模型中若干问题的处理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铸轧工艺多因素对铸轧温度场的影响 | 第36-48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6-40页 |
·正交设计的实验安排 | 第36页 |
·正交表的极差分析 | 第36-38页 |
·方差分析 | 第38-40页 |
·铸轧因素对铸轧区温度场分布显著性的影响 | 第40-47页 |
·Fluent 软件的组成 | 第40页 |
·Fluent 数值模拟的求解过程 | 第40-41页 |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4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铸轧辊辊套及轧区的三维温度场模拟 | 第48-72页 |
·衡量铸轧板形的指标 | 第48-50页 |
·衡量铸轧板形指标的规定 | 第48-49页 |
·影响铸轧板形的因素 | 第49-50页 |
·铸轧辊辊套温度场的模拟 | 第50-56页 |
·铸轧辊的要求 | 第50页 |
·铸轧辊的组成 | 第50-52页 |
·辊套温度场的模拟 | 第52-56页 |
·铸轧区温度场的模拟 | 第56-70页 |
·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57页 |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