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7-21页 |
| ·选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龙门山构造带的研究现状 | 第8-19页 |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9-20页 |
|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1-32页 |
| ·龙门山构造带及其邻区区域地质概况 | 第21-32页 |
| ·龙门山构造带 | 第21-28页 |
| ·四川盆地 | 第28-29页 |
| ·秦岭造山带 | 第29-30页 |
| ·松潘—甘孜造山带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重力场和磁力场原理及其处理方法 | 第32-52页 |
| ·龙门山构造带及其邻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处理方法 | 第32-39页 |
| ·重磁资料的处理方法及技术 | 第32-33页 |
| ·重磁数据区域场和局部场的分离 | 第33-36页 |
| ·航磁的化极处理 | 第36-39页 |
| ·插值切割场法处理及其解释 | 第39-52页 |
| ·插值切割法的原理 | 第39-41页 |
| ·插值切割法的应用及其解释 | 第41-52页 |
| 第四章 龙门山构造带重磁对应分析及其推断解释 | 第52-65页 |
| ·研究区物性特征 | 第52页 |
| ·龙门山构造带及其邻区地层岩石磁性概况 | 第52-55页 |
| ·重磁对应分析 | 第55-65页 |
| ·重磁对应分析原理 | 第55-57页 |
| ·运用重磁异常对应分析方法来进行地质解释的地球物理学前提 | 第57-58页 |
| ·重磁对应分析处理及解释 | 第58-65页 |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第65-67页 |
| ·主要结论 | 第65页 |
| ·存在问题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