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油茶主要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其配置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24页 |
| ·油茶开花、授粉生物与生理学 | 第10-17页 |
| ·油茶的开花物候学 | 第10-11页 |
| ·油茶授粉生物生物及生理学 | 第11-15页 |
| ·油茶授粉生物及生理学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分子标记及其在油茶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 第17-21页 |
| ·ISSR标记 | 第17-18页 |
| ·RAPD标记 | 第18页 |
| ·DNA分子标记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SRAP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分子标记在油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20-21页 |
|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4页 |
| ·课题来源 | 第21页 |
|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 ·研究路线 | 第23-24页 |
| 2 油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24-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 ·材料 | 第24-25页 |
| ·方法 | 第25-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 ·油茶形态多样性的研究 | 第27-30页 |
| ·油茶ISSR分子标记研究的分析 | 第30-34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34-36页 |
| 3 油茶花粉特性研究 | 第36-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 ·材料 | 第36页 |
| ·方法 | 第36-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 ·花粉数量的分析 | 第37-38页 |
| ·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 第38-39页 |
| ·花粉贮藏特性的分析 | 第39-41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41-44页 |
| 4 油茶品种配置的研究 | 第44-5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5页 |
| ·材料 | 第44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44页 |
| ·方法 | 第44-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 ·开花物候期的调查 | 第45-46页 |
| ·柱头有效授粉期观察 | 第46-47页 |
| ·可配性的测定 | 第47-48页 |
| ·亲和性的研究 | 第48-49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49-50页 |
| 5 结论与创新点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创新点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 附图 | 第59-61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