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第一章 动物细胞凋亡与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11-21页 |
1 动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11-15页 |
·动物细胞凋亡 | 第11页 |
·动物细胞凋亡的调控途径 | 第11-13页 |
·Bcl-2蛋白家族 | 第13-14页 |
·Bcl-2与Bcl-xl | 第14-15页 |
2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15-21页 |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概念 | 第15-16页 |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动物细胞凋亡与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棉花黄萎病和油菜菌核病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1 棉花黄萎病及其致病机制 | 第21-23页 |
·棉花黄萎病的分类及寄主范围 | 第21-22页 |
·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制 | 第22-23页 |
2 油菜菌核病及其致病机理 | 第23-25页 |
·核盘菌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 第23页 |
·核盘菌的致病机理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研究 | 第25-28页 |
1 拟南芥的瞬时表达 | 第25页 |
2 拟南芥的稳定表达 | 第25页 |
3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的机理 | 第25-26页 |
4 拟南芥遗传转化Floral-dip法的发展 | 第26-28页 |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8-31页 |
1 研究意义 | 第2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3 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31-69页 |
第四章 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Bcl-xl的转基因拟南芥创制 | 第31-51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32-34页 |
·植物材料 | 第32页 |
·基因来源 | 第32页 |
·载体与菌株 | 第32页 |
·酶与试剂盒 | 第32-33页 |
·PCR引物 | 第33页 |
·化学试剂与设备 | 第33页 |
·培养基 | 第33-34页 |
·DNA测序 | 第34页 |
2 主要实验方法 | 第34-42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39页 |
·植物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中 | 第39-40页 |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第40-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中间载体PMD19-Bcl-2和PMD19-Bcl-xl的获得 | 第42-43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AMIBA2301-Bcl-2和pCAMIBA2301-Bcl-xl的获得 | 第43-45页 |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45-46页 |
4 讨论 | 第46-51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6-47页 |
·拟南芥的种植管理 | 第47页 |
·拟南芥的floral-dip转化 | 第47-51页 |
第五章 抗凋亡基因Bcl-2、Bcl-xl转化拟南芥后的分子鉴定及功能验证 | 第51-69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52-53页 |
·植株来源 | 第52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52页 |
·酶与试剂盒 | 第52页 |
·PCR引物 | 第52页 |
·化学试剂与设备 | 第52页 |
·培养基 | 第52-53页 |
2 主要实验方法 | 第53-58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53-55页 |
·转基因植株RNA的提取以及RT-PCR检测 | 第55-56页 |
·转基因植株的GUS检测 | 第56-57页 |
·转基因植株的抗性鉴定 | 第57-5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58-59页 |
·转基因植株的RT-PCR检测 | 第59-60页 |
·转基因植株的GUS检测 | 第60页 |
·转基因植株的接种抗病鉴定 | 第60-64页 |
4 讨论 | 第64-69页 |
全文总结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