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MD642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 第8页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课题国内外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软硬件平台 | 第13-22页 |
·需求分析 | 第13页 |
·硬件平台 | 第13-18页 |
·DSP芯片选型 | 第13-14页 |
·硬件平台结构和部件 | 第14-18页 |
·CCS的DSP/BIOS软件平台 | 第18-21页 |
·DSP/BIOS | 第19-20页 |
·TI提供的基于BIOS的高层应用库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疲劳驾驶检测过程及算法改进 | 第22-36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22-25页 |
·阈值分割 | 第22-23页 |
·改进策略 | 第23-25页 |
·人眼粗定位 | 第25-30页 |
·积分投影 | 第25-27页 |
·人眼区域定位 | 第27-30页 |
·人眼的精确定位 | 第30-31页 |
·P80疲劳检测 | 第31-34页 |
·PERCLOS原理 | 第32页 |
·算法实现 | 第32-34页 |
·人眼检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4-35页 |
·实验数据统计 | 第34-35页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第36-59页 |
·DSP端系统实现 | 第36-49页 |
·工程创建及初始化 | 第37-40页 |
·视频采集和输出的设计实现 | 第40-43页 |
·疲劳驾驶检测算法移植 | 第43-44页 |
·网络传输(server)实现 | 第44-47页 |
·任务和进程间同步 | 第47-49页 |
·移植优化 | 第49-54页 |
·开发C代码 | 第49页 |
·优化C代码 | 第49-50页 |
·汇编优化 | 第50页 |
·算法优化 | 第50-51页 |
·优化性能分析 | 第51页 |
·VMD642调试问题总结 | 第51-54页 |
·PC端系统实现 | 第54-57页 |
·PC端初始化设置 | 第55页 |
·网络接收(client)实现 | 第55-56页 |
·视频显示实现 | 第56页 |
·图片存储功能实现 | 第56-57页 |
·系统实现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2页 |
·论文主要工作及总结 | 第5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59-60页 |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