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 ·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现状 | 第7-1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油田高含水的形成原因 | 第12-25页 |
| ·注入水形成的高含水 | 第12-20页 |
| ·区块概况 | 第12-18页 |
| ·含水上升规律 | 第18-20页 |
| ·不同开发阶段高含水井分布特征 | 第20页 |
| ·边底水形成的高含水 | 第20-25页 |
| ·边底水形成机理 | 第20-22页 |
| ·实例说明边底水的特征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其控制因素 | 第25-39页 |
| ·剩余油微观形成机理 | 第25-33页 |
| ·多孔介质的性质 | 第25-26页 |
| ·多孔介质中水驱油受力分析 | 第26-30页 |
| ·微观剩余油驱替过程 | 第30-31页 |
| ·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 | 第31-33页 |
| ·微观剩余油控制因素 | 第33-39页 |
| ·储层岩石润湿性 | 第33-34页 |
| ·毛管力 | 第34页 |
| ·孔隙结构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储层物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压力场分布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流体性质的影响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剩余油宏观研究方法及其剩余油实例分析 | 第39-59页 |
| ·剩余油宏观研究方法 | 第39-42页 |
| ·油藏工程方法 | 第39-40页 |
| ·数值模拟技术 | 第40-42页 |
| ·油田 A 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42-49页 |
| ·地质特征 | 第42-44页 |
| ·开发概况 | 第44-45页 |
|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第45-49页 |
| ·油田 B 区块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 第49-55页 |
| ·地质特征 | 第49-50页 |
| ·开发概况 | 第50-51页 |
|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第51-54页 |
| ·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因素 | 第54-55页 |
| ·油田 C 区块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 第55-59页 |
| ·地质特征 | 第55页 |
| ·开发概况 | 第55-56页 |
| ·预测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56-58页 |
| ·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因素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认识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 详细摘要 | 第64-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