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小冲杆试验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小冲杆试验原理 | 第12-13页 |
·小冲杆试验装置 | 第13-14页 |
·小冲杆试验发展简史 | 第14-16页 |
·反向有限元法简介 | 第16-19页 |
·反向有限元法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反向有限元法获得材料的真应力-应变曲线 | 第22-44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GTN模型简介 | 第23-24页 |
·BP人工神经网络的简介 | 第24-25页 |
·反向有限元法真应力-应变曲线的参数化 | 第25-30页 |
·真应力-应变曲线参数化的函数 | 第26-27页 |
·含长屈服平台的幂硬化钢参数化的函数 | 第27-30页 |
·小冲杆试验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30-35页 |
·小冲杆载荷-位移曲线范围的确定 | 第30-33页 |
·载荷-位移曲线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33-35页 |
·BP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 | 第35-37页 |
·BP人工神经网络中参数的确定 | 第35-36页 |
·评价BP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精度的方法 | 第36-37页 |
·用反向有限元法获得A106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 | 第37-43页 |
·A106钢的化学成分和拉伸性能 | 第37-38页 |
·A106钢的的小冲杆试验 | 第38-40页 |
·A106钢的反向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摩擦系数对载荷-位移曲线的影响以及测量方法 | 第44-55页 |
·引言 | 第44页 |
·金属间接触的摩擦理论 | 第44-47页 |
·机械摩擦理论 | 第44-45页 |
·金属材料塑性成形的摩擦理论 | 第45-47页 |
·金属材料塑性成形的摩擦系数测量方法 | 第47页 |
·小冲杆试验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 | 第47-52页 |
·小冲杆试验接触压力的规律分析 | 第48-49页 |
·小冲杆试验摩擦系数测量系统的设计 | 第49-51页 |
·小冲杆试验摩擦系数的测量 | 第51-52页 |
·开孔载荷-位移曲线用于确定经验关联屈服强度的方法探讨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反向有限元法获取材料的GTN参数及断裂韧性参数 | 第55-73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确定小冲杆试样启裂时刻的方法 | 第56-60页 |
·小冲杆试验厚度-位移曲线的原理和测试方法 | 第58-60页 |
·A106钢的断裂位移 | 第60页 |
·GTN模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60-62页 |
·用反向有限元法获得A106钢的GTN模型参数 | 第62-63页 |
·用反向有限元法获得单轴拉伸试验的塑性指标 | 第63-64页 |
·求解断裂韧性参数J_(IC) | 第64-72页 |
·J积分的数值求法 | 第64-67页 |
·求解A106钢的J积分数值 | 第67-70页 |
·计算A106钢的启裂韧度J_(IC)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6页 |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创新点 | 第74页 |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