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

晚清华东地区慈善事业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18页
 一、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第11-16页
 三、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6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第一章 晚清华东地区慈善事业发展背景第18-27页
 第一节 自然环境第18-20页
 第二节 兵灾人祸频发第20-22页
 第三节 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第22-23页
 第四节 政治变革的影响第23-24页
 第五节 西文慈善思想的传入第24-27页
第二章 晚清华东地区慈善事业发展阶段第27-59页
 第一节 1840—1875年华东地区慈善事业第27-43页
  一、育婴事业第27-31页
  二、养老救济事业第31-32页
  三、恤嫠事业第32-35页
  四、施棺助葬事业第35-36页
  五、救生事业第36-38页
  六、综合性善堂及其慈善事业第38-40页
  七、宗族性善堂及其慈善事业第40-43页
 第二节 1876——1904年华东地区慈善事业第43-53页
  一、传统善堂善会的慈善事业第44页
  二、义赈组织的慈善事业第44-49页
  三、戊戌变法时期的慈善事业第49-51页
  四、外国传教士在华的慈善事业第51-53页
 第三节 1905——1911年华东地区慈善事业发展第53-59页
  一、红十字会的慈善事业第53-55页
  二、清末新政时的慈善事业第55-58页
  三、教会在华的慈善事业第58-59页
第三章 晚清华东地区慈善事业的经营实态——以江浙两省的救生局为例第59-73页
 第一节 设立概况第59-63页
  一、设立原因第59-61页
  二、设立时间和地点第61-63页
 第二节 机制与管理第63-69页
  一、经费来源与支出第64-67页
  二、管理模式第67-69页
 第三节 救生局职能第69-71页
 第四节 评价第71-73页
第四章 晚清华东地区慈善事业特征与社会影响第73-82页
 第一节 晚清华东地区慈善事业特征第73-79页
  一、国家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日益下降第73-74页
  二、慈善事业呈现网络状第74-75页
  三、慈善家和善款主要来源于士绅阶层第75-76页
  四、受西方文化思想影响较早较大第76-78页
  五、慈善家活动积极,与其它地区慈善事业联系密切第78-79页
 第二节 晚清华东地区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第79-82页
  一、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与社会的安定第79-80页
  二、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化第80-82页
结语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第89-90页
后记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政治道德探析
下一篇:县级高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以株洲云龙高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