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1 引言 | 第14-31页 |
·蛋白质结构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蛋白质结构研究的主要手段 | 第15-16页 |
·核磁共振波谱学在蛋白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30页 |
·表征蛋白质结构信息的NMR基本参数 | 第17-19页 |
·蛋白质结构解析的基本步骤 | 第19-30页 |
·蛋白质结构测定的NMR样品制备 | 第20-21页 |
·同核二维NMR实验 | 第21-23页 |
·残基自旋系统的识别 | 第23-25页 |
·顺序识别 | 第25-26页 |
·异核NMR谱及蛋白质共振峰的归属 | 第26-27页 |
·蛋白质结构的计算 | 第27-30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30-31页 |
2 与细胞膜功能相关的两种小分子蛋白——融合肽和KCNQ钾离子通道调节剂 | 第31-54页 |
·细胞膜的功能 | 第31-32页 |
·膜融合现象与融合肽 | 第32-44页 |
·膜融合现象 | 第32页 |
·包膜病毒膜融合的普遍机理 | 第32-34页 |
·融合肽 | 第34-36页 |
·两个代表性融合肽简介 | 第36-44页 |
·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融合肽(Influenza hemagglutinin fusion peptide,HAfp) | 第36-40页 |
·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融合肽 | 第40-44页 |
·融合肽的新研究 | 第44页 |
·KCNQ钾离子通道调节剂 | 第44-54页 |
·KCNQ钾离子通道的定义、分类和生物学意义 | 第44-45页 |
·钾离子通道调节剂 | 第45-46页 |
·蝎毒肽 | 第46-48页 |
·蝎毒肽与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 第48-49页 |
·以蝎毒肽为模板的分子设计 | 第49-53页 |
·蝎毒肽的结构特征 | 第49-50页 |
·蝎毒肽的氨基酸分布特征 | 第50-52页 |
·以天然蝎毒肽的为模板的药物分子设计策略 | 第52-53页 |
·KCNQ钾离子通道调节剂的研究现状 | 第53-54页 |
3 杆状病毒囊膜蛋白F蛋白融合肽的结构与膜融合机理的研究 | 第54-84页 |
·引言 | 第54-5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8-61页 |
·NMR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58-59页 |
·结构测定的NMR实验 | 第59-60页 |
·顺磁增宽实验 | 第60页 |
·数据处理与结构计算 | 第60-61页 |
·结果 | 第61-77页 |
·HaF和LD130的野生型融合肽在SDS胶束中的NMR结构 | 第61-62页 |
·野生型HaF融合肽的4个突变体在SDS胶束中的NMR结构 | 第62-70页 |
·野生型HaF融合肽与其4个突变体在SDS胶束中的结构比较 | 第70-72页 |
·野生型LD130融合肽与其4个突变体在SDS胶束中的结构比较 | 第72-73页 |
·顺磁增宽实验结果 | 第73-77页 |
·讨论 | 第77-82页 |
·第二类NPV融合肽的结构区域的划分 | 第77页 |
·倒“V”(或回旋镖)形结构 | 第77-79页 |
·另一种杆状病毒F蛋白融合肽有功能的构象 | 第79-81页 |
·插膜深度与膜融合功能的关系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4 酸性蝎毒肽ImKTx104的结构解析与动力学性质测定 | 第84-102页 |
·引言 | 第84-8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7-90页 |
·圆二色光谱实验 | 第87-88页 |
·NMR实验 | 第88-89页 |
·结构计算与数据处理 | 第89-90页 |
·结果 | 第90-98页 |
·圆二色光谱对蝎毒肽ImKTx104二级结构的初步展示 | 第90-92页 |
·ImKTx104的NMR结构解析 | 第92-96页 |
·ImKTx104的动力学性质分析 | 第96-98页 |
·氢键的测定 | 第98页 |
·讨论 | 第98-100页 |
·结论 | 第100-102页 |
5 总结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2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