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及性质 | 第10-12页 |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 | 第10-11页 |
·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迁移与转化 | 第11页 |
·微囊藻毒素的性质 | 第11-12页 |
·微囊藻毒素的毒性及其危害 | 第12-13页 |
·微囊藻毒素去除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物理法 | 第13-14页 |
·化学法 | 第14页 |
·生物降解法 | 第14-15页 |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 | 第15-19页 |
·固定化方法 | 第16-17页 |
·固定化细胞技术的优点与缺点 | 第17页 |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水处理体系中的应用与发展 | 第17-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固定化材料的筛选 | 第20-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水样预处理 | 第21页 |
·菌体培养 | 第21页 |
·MC粗提液的制备 | 第21页 |
·MCLR的测定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X20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1-22页 |
·水样中COD与可溶性磷的测定 | 第22页 |
·海藻酸钠包埋法最佳配方的确定 | 第22-23页 |
·复合材料最佳配方的确定 | 第23-24页 |
·固定化试剂对X20菌活性的影响 | 第24页 |
·实验结果 | 第24-32页 |
·X20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4-25页 |
·湖水水样中可溶性总磷与COD的测定 | 第25页 |
·海藻酸钠小球最佳配比的筛选 | 第25-27页 |
·复合材料小球最佳配比的筛选 | 第27-30页 |
·固定化试剂对X20菌活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固定化细胞对MCLR的降解 | 第33-4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水样预处理 | 第33-34页 |
·菌体培养 | 第34页 |
·MC粗提液的制备 | 第34页 |
·MCLR的测定 | 第34页 |
·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 第34页 |
·海藻酸钠小球的性能测试 | 第34页 |
·固定化细胞降解MCLR | 第34-35页 |
·培养温度对固定化细胞降解MCLR过程的影响 | 第35页 |
·初始pH对固定化细胞降解MCLR过程的影响 | 第35页 |
·外加营养源对固定化细胞降解MCLR过程的影响 | 第35-36页 |
·固定化MC降解菌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36页 |
·数据分析 | 第3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固定化MC降解菌对MCLR的降解 | 第36-38页 |
·温度对MCLR降解的影响 | 第38-39页 |
·初始pH对MCLR降解的影响 | 第39-40页 |
·外加营养源对MCLR降解的影响 | 第40-41页 |
·固定化MC降解菌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固定化细胞降解MCLR的动力学与保存方法的研究 | 第43-52页 |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水样预处理 | 第44页 |
·菌体培养 | 第44页 |
·MC粗提液的制备 | 第44页 |
·MCLR的测定 | 第44页 |
·固定化细胞对不同浓度MCLR的降解 | 第44页 |
·固定化细胞对MCLR降解动力学基本方程 | 第44-45页 |
·固定化MC降解菌的保存 | 第45页 |
·不同保存条件下固定化细胞对MCLR的降解 | 第4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固定化细胞降解不同浓度MCLR | 第45-46页 |
·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MCLR的动力学研究 | 第46-47页 |
·固定化细胞保存方法的研究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