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省市级数据的豫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比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2.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5-17页 |
·新古典增长理论 | 第15-16页 |
·新增长理论 | 第16-17页 |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第17-20页 |
·增长核算法 | 第17-18页 |
·考虑无效率因素的前沿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国内研究 | 第20页 |
·文献评述 | 第20-23页 |
3. 模型设定和数据处理说明 | 第23-33页 |
·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23-24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的说明 | 第24-33页 |
·产出指标 | 第24页 |
·实物资本 | 第24-26页 |
·劳动投入 | 第26-29页 |
·其他变量 | 第29页 |
·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29-33页 |
4. 基于省级数据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比较 | 第33-43页 |
·索洛残差法 | 第33-34页 |
·豫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第34-39页 |
·省级数据的计量分析 | 第34-36页 |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测算结果和经济增长分解 | 第36-39页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5. 两省各地市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解 | 第43-53页 |
·研究方法 | 第43-46页 |
·随机前沿模型的设定 | 第43-44页 |
·模型假设检验 | 第44-45页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 | 第45-46页 |
·实证分析 | 第46-48页 |
·模型设定检验 | 第46页 |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各地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测算和比较 | 第48-53页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 | 第48-50页 |
·技术效率变动分析 | 第50-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7页 |
·本文结论 | 第53-54页 |
·创新点和不足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