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现代哲学(1919年~)论文--二十世纪哲学论文

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理论效应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一、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原因第13-21页
 (一) 李大钊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第13-14页
 (二) 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和途径第14-16页
 (三) 俄国十月革命:李大钊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中介第16-21页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李大钊的影响第21-31页
 (一)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初步形成的标志第21-24页
  1、 解释和阐发马克思主义第21-22页
  2、 唯物史观对于中国革命实践的启迪第22-24页
 (二) 寻找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契合点第24-31页
  1、 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第24-26页
  2、 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理论第26-28页
  3、 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第28-31页
三、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运用第31-39页
 (一) 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五四运动第31-32页
 (二) 传播马克思主义:对理论界错误思想的批判第32-35页
  1、 “问题”与“主义”之争第32-34页
  2、 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论战第34-35页
 (三)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要求第35-39页
  1、 传播马克思主义,奠定建党的思想基础第35-36页
  2、 培养共产主义干部,为建党作组织准备第36-37页
  3、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第37-39页
四、 李大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39-43页
 (一) 李大钊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第39-40页
 (二)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第40-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化背景下普世价值问题探析
下一篇:孟子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