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中的星象意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白居易诗歌意象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 白居易诗歌星象意象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三、 白居易诗歌星象意象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四、 论文构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白居易诗中的“星象”意象探析 | 第14-26页 |
第一节 星象的基本概念及白诗中出现的主要星象 | 第14-17页 |
一、 星象的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二、 白居易诗歌中星象意象的范围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白居易诗歌中星象的思想因素 | 第17-21页 |
一、 儒家“天人相应”观念对白居易的影响 | 第17-19页 |
二、 白居易对《周易》中天人观念的受容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白居易诗歌中使用星象的现实因素 | 第21-26页 |
第二章 白居易诗歌中的“日”意象 | 第26-34页 |
第一节 以“日”喻君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借日抒怀 | 第28-34页 |
一、 日暮伤别 | 第28-29页 |
二、 思亲念友 | 第29-30页 |
三、 失意之悲 | 第30-31页 |
四、 时光流逝之悲 | 第31-32页 |
五、 闲适观日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白居易诗歌中的“月”意象 | 第34-50页 |
第一节 羁途之“月”——“舟行明月下” | 第34-39页 |
一、 及第之前,思乡念亲 | 第35-36页 |
二、 及第之后,仕途漂泊 | 第36-39页 |
第二节 离别相思——“明月虽同人别离” | 第39-43页 |
第三节 寄寓淡泊闲逸——“尘中见月心亦闲” | 第43-45页 |
第四节 月意象在游宴、悼亡诗歌中的运用 | 第45-50页 |
一、 招友游宴——“对月五六人” | 第45-47页 |
二、 悼亡——“存亡感月一潸然” | 第47-50页 |
第四章 白居易诗歌中的“星”意象 | 第50-64页 |
第一节 万物“精”而为星 | 第50-53页 |
一、 物“精”而为星——“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 第50-51页 |
二、 人“精”而为星——“郎官应列宿” | 第51-53页 |
第二节 星应人间政事 | 第53-57页 |
一、 星与政事相应——“将军韬箭射天狼” | 第54-56页 |
二、 “香草美人”——“岂期牛女为参商” | 第56-57页 |
第三节 白居易诗歌中的“紫微”情结 | 第57-64页 |
一、 帝王、内朝——“紫微北畔辞宫阙” | 第58-61页 |
二、 白居易自我喻指——“吾次紫微郎”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