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论文--地质勘探论文

面向地质勘查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简介第1-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8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7-18页
     ·选题背景第17-18页
     ·研究意义第18页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8-25页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研究现状第18-21页
     ·地质勘查数据集成研究现状第21-25页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第25-28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26-28页
第二章 多源异构地质勘查数据分析第28-38页
 §2.1 地质勘查业务模型分析第28-30页
     ·地质勘查业务活动模型第28-29页
     ·地质勘查业务结构模型第29-30页
 §2.2 地质勘查数据多源异构性分析第30-36页
     ·地质勘查数据资源分类第30-35页
     ·基于多源异构性的地质勘查数据分析第35-36页
 §2.3 多源异构地质勘查数据集成需求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多源异构地质勘查数据本体建模第38-56页
 §3.1 本体的理论基础第38-41页
     ·本体的含义第38-39页
     ·本体描述语言第39-40页
     ·本体构建第40-41页
 §3.2 领域本体的构建第41-42页
 §3.3 地质勘查领域概念分析第42-46页
     ·地质勘查信息的概念化第42-44页
     ·地质勘查信息的分类第44-46页
 §3.4 地质勘查信息语义分析第46-49页
     ·地质勘查信息本体属性的语义表达第46-47页
     ·地质勘查信息本体分类框架第47-49页
 §3.5 地质勘查信息本体逻辑模型构建第49-53页
     ·地质勘查信息本体的建立第49-50页
     ·地质勘查信息本体的形式化描述第50-51页
     ·地质勘查信息本体的形式化表达第51-53页
 §3.6 地质勘查信息本体与数据的关联第53-55页
 §3.7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多源异构地质勘查数据集成模型设计第56-74页
 §4.1 数据集成技术对比第56-59页
 §4.2 基于数据中心模式的数据集成技术第59-66页
     ·数据中心总体结构第59-61页
     ·数据中心数据仓库第61-63页
     ·数据中心功能仓库第63-65页
     ·数据中心服务层第65-66页
 §4.3 地质勘查数据集成模型第66-68页
 §4.4 地质勘查数据集成层次架构第68-69页
 §4.5 地质勘查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机制第69-73页
     ·基于SOAP的实现技术第69-71页
     ·基于REST架构的实现技术第71-73页
     ·空间信息互操作规范第73页
 §4.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多源异构地质勘查数据交换技术第74-96页
 §5.1 地质勘查数据交换体系第74-76页
 §5.2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模型第76-81页
     ·数据交换模式比较第76-77页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第77页
     ·地质勘查数据交换中间文件第77-80页
     ·数据交换流程第80-81页
 §5.3 数据检查规则第81-85页
     ·空间数据检查规则第81-85页
     ·非空间数据检查规则第85页
 §5.4 基于本体的数据映射第85-93页
     ·传统数据映射模式第85-86页
     ·基于本体的数据映射模式第86-88页
     ·语义相似度匹配第88-91页
     ·语义标注与映射生成第91-93页
 §5.5 数据清洗与加载第93-95页
 §5.6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六章 多源异构地质勘查数据可视化第96-114页
 §6.1 基于Flex技术的可视化表达第96-101页
     ·Flex多媒体表现技术第96-98页
     ·Flex技术在地图可视化中的应用第98-99页
     ·基于Flex技术的在线文档展示技术第99-101页
 §6.2 地质勘查超媒体数据模型第101-106页
     ·地理超媒体数据模型第101-104页
     ·地质勘查超媒体数据模型设计第104-106页
 §6.3 地质勘查数据可视化综合表达第106-113页
     ·地质勘查数据目录组织结构第107-108页
     ·地质勘查数据集成展示技术第108-113页
 §6.4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七章 原型系统实现与应用第114-130页
 §7.1 系统设计目标第114-115页
 §7.2 原型架构设计第115-117页
 §7.3 数据中心建设第117-122页
     ·数据范围第117-118页
     ·数据流图第118-119页
     ·数据中心实现第119-122页
 §7.4 数据集成应用第122-129页
     ·门户系统第122页
     ·协作办公第122-123页
     ·地勘资料查询服务第123-125页
     ·地勘项目管理第125-126页
     ·矿业权管理第126-127页
     ·勘探工程数据化编录第127页
     ·地质报告辅助编制第127-128页
     ·地质数据综合分析第128-129页
 §7.5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30-133页
 §8.1 论文总结第130-131页
 §8.2 论文创新点第131页
 §8.3 研究展望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钻井液侵入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特性研究
下一篇: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