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娇红题材的文学创作概述 | 第11-21页 |
·娇红题材的各种文体创作 | 第11-16页 |
·由诗词到小说的创作 | 第11-12页 |
·由小说到杂剧的创作 | 第12-14页 |
·由杂剧到传奇的创作 | 第14-16页 |
·《娇红记》小说的作者、成书及版本 | 第16-21页 |
·《娇红记》小说作者 | 第16-17页 |
·《娇红记》小说成书时间 | 第17-19页 |
·《娇红记》小说版本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从《娇红记》小说到《金童玉女娇红记》杂剧:承袭与变化 | 第21-33页 |
·人物形象立体感的逐渐被削弱 | 第21-26页 |
·小说与杂剧中的王娇娘形象 | 第21-24页 |
·小说与杂剧中的申纯形象 | 第24-26页 |
·故事结构与矛盾冲突的重新设置处理 | 第26-29页 |
·故事结构的承袭与改变 | 第26-27页 |
·矛盾冲突与叙事效果 | 第27-29页 |
·从忠贞节义到神仙道化的主题思想变化 | 第29-33页 |
·《娇红记》小说的忠贞节义主题 | 第29-31页 |
·《金童玉女娇红记》杂剧的神仙道化主题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节义鸳鸯冢娇红记》:回归与超越 | 第33-45页 |
·人物形象的正本归元与全面成熟 | 第33-38页 |
·王娇娘 | 第33-36页 |
·飞红 | 第36-37页 |
·原因探析 | 第37-38页 |
·串联时空的流线型叙事结构 | 第38-40页 |
·多重复杂的艺术主题 | 第40-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后记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