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环境毒物 | 第11-13页 |
·常见的环境毒物简介 | 第11-12页 |
·环境毒物的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氯过氧化物酶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氯过氧化物酶简介 | 第13-14页 |
·氯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性能 | 第14-18页 |
·环境毒物的酶催化降解研究 | 第18-19页 |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选题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氯过氧化物酶活性中心锰(Ⅱ)离子的研究 | 第21-33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过程 | 第23-24页 |
·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CPO活性结构域中Mn~(2+)的存在及其结构意义 | 第25-26页 |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圆二色谱分析 | 第27-28页 |
·活性检测 | 第28-29页 |
·基于外源性金属离子的引入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29-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氯过氧化物酶催化氧化降解双酚A | 第33-47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4-35页 |
·实验过程 | 第35-37页 |
·酶降解过程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酶用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双氧水浓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pH值的影响 | 第39-40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0-41页 |
·降解产物和途径及反应机理的分析 | 第41-44页 |
·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氯过氧化物酶催化降解抗炎药的研究 | 第47-59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8-49页 |
·实验过程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8页 |
·降解反应条件优化 | 第50-53页 |
·降解途径和产物及反应机理的分析 | 第53-57页 |
·反应体系性能评价--COD和TOC的去除 | 第57页 |
·与其它反应体系的比较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氯过氧化物酶催化降解雌酮的研究 | 第59-67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0页 |
·实验过程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5页 |
·酶用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双氧水浓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pH值的影响 | 第63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63-64页 |
·降解前后的对比及反应机理的分析 | 第64页 |
·反应体系性能评价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研究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附录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