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汉语言的灵性--论贾平凹长篇小说的话语策略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文人书面语:承继文言传统 | 第13-31页 |
一、气韵流转,行云流水 | 第14-20页 |
1、古语嵌入 | 第15-18页 |
2、文气流贯 | 第18-20页 |
二、长短句问奏,整散句交织 | 第20-21页 |
三、叠词的运用 | 第21-22页 |
四、虚实相资,句法灵活自如 | 第22-26页 |
1、利用短语置换完整的句子 | 第23页 |
2、词类虚实转换 | 第23-25页 |
3、流块堆叠的语句 | 第25-26页 |
五、简省笔墨,尽而有余 | 第26-31页 |
1、利用短语并置简化句子 | 第26页 |
2、立象尽意 | 第26-27页 |
3、为意炼字 | 第27-29页 |
4、还原成语 | 第29页 |
5、词语移用 | 第29-31页 |
第二章 乡村口头语:还原乡土口语 | 第31-49页 |
一、书写商州话语 | 第32-39页 |
1、独特的商州之声 | 第32-35页 |
2、鲜活的方言语汇 | 第35-38页 |
3、质朴的方言语法 | 第38-39页 |
二、建构商州世界 | 第39-44页 |
1、摹商州地域风貌 | 第40-41页 |
2、绘商州民俗风情 | 第41-42页 |
3、塑商州人物神形 | 第42-44页 |
三、揭示乡土根性 | 第44-49页 |
1、再现历史传统积淀 | 第44-45页 |
2、折射朴素认知思维 | 第45-47页 |
3、流露农民文化根性 | 第47-49页 |
第三章 都市大众语:捕捉市井气息 | 第49-65页 |
一、都市大众语的出场 | 第50-56页 |
1、城乡混杂语 | 第50-52页 |
2、市井俚俗语 | 第52-54页 |
3、平民日常语 | 第54-56页 |
二、漂泊零落的边缘人语 | 第56-61页 |
1、无根的漂泊者 | 第57-58页 |
2、无奈的异化者 | 第58-60页 |
3、无力的抵抗者 | 第60-61页 |
三、转型中的都市文化反思 | 第61-65页 |
1、物欲化:欲望横流 | 第61-62页 |
2、冷漠化:人情淡薄 | 第62-63页 |
3、躁动化:急功近利 | 第63-65页 |
第四章 话语方式的意义 | 第65-69页 |
一、克服政论式话语 | 第65-66页 |
二、克服欧化 | 第66-67页 |
三、克服电脑写作的随意化和大白话 | 第67-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