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导论 | 第11-25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背景 | 第11-12页 |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 ·基础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15页 |
| ·关于加强资源性产品管理必要性的文献评述 | 第15-17页 |
| ·关于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政策选择的文献评述 | 第17-19页 |
| ·关于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政策效应文献评述 | 第19-21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1-23页 |
| ·研究思路 | 第21-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3-25页 |
| 2. 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的内涵及必要性 | 第25-30页 |
| ·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内涵 | 第25页 |
| ·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政策的类别及主要政策工具 | 第25-28页 |
| ·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政策类别 | 第26-27页 |
| ·出口管理政策工具 | 第27-28页 |
| ·实施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的战略意义 | 第28-30页 |
| ·对于我国贸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第28页 |
| ·是保障我国国防、军事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 第28-29页 |
| ·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 第29-30页 |
| 3. 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政策选择 | 第30-40页 |
| ·模型的基本结构 | 第30-34页 |
| ·目标层 | 第31-32页 |
| ·指标层 | 第32页 |
| ·方案层 | 第32-33页 |
| ·判断矩阵 | 第33-34页 |
| ·政策工具选择求解 | 第34-40页 |
| ·指标层对目标层相互比较 | 第35-36页 |
| ·方案层对指标层相互比较 | 第36-37页 |
| ·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 4. 我国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政策实施效果及问题 | 第40-63页 |
| ·我国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主要政策措施 | 第40-49页 |
| ·资源开采管理 | 第41-42页 |
| ·产业宏观调控 | 第42-43页 |
| ·出口配额管理 | 第43-45页 |
| ·逐步取消出口退税 | 第45-46页 |
| ·对出口关税进行调整 | 第46页 |
| ·对资源税进行改革 | 第46-47页 |
| ·我国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政策措施归类 | 第47-49页 |
| ·我国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政策成效分析 | 第49-52页 |
| ·违规开采现象有所缓解 | 第49-50页 |
| ·资源产品的出口量减少 | 第50-51页 |
| ·出口价格有所提高 | 第51-52页 |
| ·我国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52-63页 |
| ·我国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52-61页 |
| ·我国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政策问题成因 | 第61-63页 |
| 5. 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 第63-77页 |
| ·资源性产品管理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第63-69页 |
| ·美国资源性产品管理政策 | 第63-65页 |
| ·日本资源性产品管理政策 | 第65-67页 |
| ·国际比较以及启示 | 第67-69页 |
| ·完善我国资源性产品出口管理政策措施的建议 | 第69-77页 |
| ·法律规章和行政制度方面 | 第69-70页 |
| ·出口配额方面 | 第70-71页 |
| ·出口关税方面 | 第71-75页 |
| ·其他建议 | 第75-77页 |
| 结语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后记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