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式仪表自动判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指针式仪表自动判读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难点 | 第13-14页 |
·课题来源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5页 |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指针式仪表自动判读方案设计 | 第17-27页 |
·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系统分析 | 第17-19页 |
·系统结构 | 第19页 |
·指针式仪表图像采集环境 | 第19-24页 |
·仪表图像成像模型 | 第20-22页 |
·摄像头的选择 | 第22-23页 |
·光源的选择 | 第23-24页 |
·仪表图像采集软件环境 | 第24-25页 |
·实验室图像采集环境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仪表图像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 第27-47页 |
·建立仪表模型库 | 第27-31页 |
·样本采集 | 第27-29页 |
·模型库设计 | 第29-31页 |
·表盘图像的预处理 | 第31页 |
·图像缩放 | 第31-34页 |
·图像缩放变换公式 | 第32页 |
·图像缩放算法 | 第32-34页 |
·图像平滑 | 第34-37页 |
·特征提取 | 第37-40页 |
·Hough变换检测圆 | 第37-39页 |
·表盘图像转换 | 第39-40页 |
·表盘图像处理 | 第40-45页 |
·表盘图像的灰度化 | 第40-42页 |
·图像二值化 | 第42-43页 |
·边缘检测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指针式仪表指针示值判读 | 第47-59页 |
·指针式仪表指针示值判读方法 | 第47页 |
·指针式仪表指针定位 | 第47-50页 |
·Hough变换检测直线原理 | 第48-49页 |
·Hough变换拟合仪表指针 | 第49-50页 |
·图像分割 | 第50页 |
·刻度数字定位 | 第50-55页 |
·提取指针两侧数字 | 第51页 |
·刻度数字分割 | 第51-52页 |
·建立数字模板数据库 | 第52页 |
·刻度数字的识别 | 第52-55页 |
·刻度线定位 | 第55页 |
·计算指针读数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指针式仪表自动判读综合实验 | 第59-67页 |
·指针式仪表自动判读实验平台 | 第59-61页 |
·运行环境 | 第60页 |
·平台运行界面 | 第60-61页 |
·指针式仪表自动判读实验 | 第61-64页 |
·指针式仪表预处理实验 | 第61-63页 |
·指针定位实验 | 第63页 |
·刻度数字定位实验 | 第63-64页 |
·刻度线定位实验 | 第64页 |
·指针自动判读结果 | 第64页 |
·指针式仪表示值自动判读误差分析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73页 |
·总结 | 第67-70页 |
·展望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项目实践 | 第81-83页 |
附录B 论文部分程序代码 | 第83-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