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消费经济理论简述 | 第14-19页 |
·消费的含义 | 第14页 |
·西方消费经济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国内消费经济理论研究 | 第16-19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第19-30页 |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概述 | 第19-23页 |
·收入增加,消费也跟着增长 | 第20页 |
·恩格尔系数在下降 | 第20-21页 |
·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 第21-23页 |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 第23-27页 |
·食品衣着居住消费 | 第23-24页 |
·通讯、文化教育用品、交通、娱乐、服务等消费增多 | 第24-26页 |
·人情消费和民俗消费 | 第26-27页 |
·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 | 第27-28页 |
·中国农村居民勤俭持家 | 第27页 |
·谨慎消费心理 | 第27-28页 |
·农村居民讲究面子消费 | 第28页 |
·城乡消费差距 | 第28页 |
·地区消费差距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 | 第30-38页 |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下 | 第30-33页 |
·农产品价格长期走低 | 第30-31页 |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 第31-32页 |
·有些现行体制不合理,妨碍农村居民增收 | 第32-33页 |
·农村公共服务不到位 | 第33-35页 |
·教育投资 | 第34页 |
·社会保障 | 第34页 |
·卫生医疗 | 第34-35页 |
·农村市场商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与服务体系不配套 | 第35页 |
·工业企业产品的供需结构不合理 | 第35页 |
·服务体系落后 | 第35页 |
·农村消费环境差 | 第35-37页 |
·基础设施薄弱 | 第35-36页 |
·农村市场秩序混乱 | 第36页 |
·农村居民融资难 | 第36-37页 |
·农村信息不畅通 | 第37页 |
·农村社会治安不理想 | 第37页 |
·消费观念相对落后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途径 | 第38-47页 |
·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 第38-40页 |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 第38-39页 |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素质 | 第39-40页 |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化组织 | 第40页 |
·加强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 第40-41页 |
·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城镇化建设 | 第41页 |
·建立支撑产业 | 第41页 |
·加大户籍改革力度 | 第41页 |
·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第41-43页 |
·健全有关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和加大投资力度 | 第42页 |
·注重统筹平衡,加强互助合作 | 第42页 |
·加强基层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 第42-43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网络城市化 | 第43-44页 |
·加强公路、水路、铁路、桥梁等交通运输建设 | 第43页 |
·加强水利工程和电网、电视、电话网络等设施建设 | 第43-44页 |
·建立农村销售网络,搞活农村流通市场 | 第44页 |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换代 | 第44-45页 |
·以消费政策来刺激和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 第44页 |
·通过需求结构来刺激和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 第44-45页 |
·从供给角度上刺激和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 第45页 |
·建立和维护农村消费市场秩序 | 第45-46页 |
·加大农村市场监管执法力度 | 第45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市场管理,维护社会治安 | 第45-46页 |
·创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 第46-47页 |
·完善财政核拨和补偿机制,加大银行对农村贷款的比重 | 第46页 |
·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民间借贷的作用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