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及其超越性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8页 |
| 引言 关于宗教及其未来 | 第18-21页 |
| 第一章 费尔巴哈对宗教根源的剖析 | 第21-31页 |
| ·依赖感——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 | 第21-23页 |
| ·对于“畏怖”的理解 | 第21-22页 |
| ·依赖感的两种表现 | 第22-23页 |
| ·愿望——宗教产生的动力 | 第23-25页 |
| ·人的维度的解释 | 第23-24页 |
| ·宗教立场的解释 | 第24-25页 |
| ·利己主义——宗教产生的终极根源 | 第25-28页 |
| ·费尔巴哈对利己主义的解释 | 第25-26页 |
| ·宗教的根源和现象符合利己主义 | 第26-28页 |
| ·想象力——宗教产生的理论根源 | 第28-31页 |
| ·想象力可以满足人的一切愿望 | 第28-29页 |
| ·想象力给人类带来了神灵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费尔巴哈对宗教本质的揭露 | 第31-39页 |
| ·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反映和体现 | 第31-34页 |
| ·宗教是基于理性、意志和心的统一 | 第31-32页 |
| ·宗教的本质是人与其自身的关系 | 第32-33页 |
| ·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 | 第33-34页 |
| ·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 第34-39页 |
| ·宗教中人的本质异化的条件 | 第35-36页 |
| ·宗教中人的本质异化的方式 | 第36-39页 |
| 第三章 费尔巴哈对宗教未来的探索 | 第39-47页 |
| ·爱的宗教 | 第39-41页 |
| ·爱是人的生命的表现 | 第39-40页 |
| ·爱是一种关系而非实体 | 第40页 |
| ·爱是“我”与“你”的对话,是个体向类的升华 | 第40-41页 |
| ·爱的宗教是无神的宗教 | 第41-42页 |
| ·爱的宗教是对人的肯定和对神的否定 | 第42页 |
| ·爱的宗教是合乎人类本性的自由的爱 | 第42页 |
| ·爱的宗教设想宗教被文化取代 | 第42-44页 |
| ·宗教与文化的内在追求互相矛盾 | 第43-44页 |
| ·宗教必将消融于文化之中 | 第44页 |
| ·爱的宗教的现实意义 | 第44-46页 |
| ·爱的宗教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依赖并维系人们的情感 | 第44-45页 |
| ·爱的宗教有利于促进和谐,改善人际关系 | 第45-46页 |
| ·爱的宗教的局限性 | 第46-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