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见作品看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成性构图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2页 |
2 构成性构图的含义与特征 | 第12-25页 |
·构成性构图的含义 | 第12-20页 |
·构成的概念 | 第12-14页 |
·构图的概念 | 第14-15页 |
·构成与构图的关系 | 第15-16页 |
·构成性构图的含义 | 第16-20页 |
·构成性构图的特征 | 第20-25页 |
·点线面的运用 | 第20-21页 |
·比例与尺度 | 第21-23页 |
·黑白灰关系 | 第23-25页 |
3 张见工笔人物画的构图特征 | 第25-33页 |
·张见作品的构图元素 | 第26-30页 |
·具有象征主义意味的元素 | 第26-28页 |
·具有情节性意味的元素 | 第28-29页 |
·具有个人叙述意味的元素 | 第29-30页 |
·张见作品的构成形式 | 第30-33页 |
·点线面的运用 | 第30页 |
·画面的比例分割 | 第30-31页 |
·黑白灰块面的构成关系 | 第31-32页 |
·平涂设色的运用 | 第32-33页 |
4.传统工笔人物画与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特点 | 第33-42页 |
·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构图特点 | 第33-36页 |
·画幅形式 | 第33-34页 |
·透视法 | 第34-35页 |
·空白的运用 | 第35-36页 |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特点 | 第36-42页 |
·焦点透视的融入 | 第37页 |
·平面构成意识的融入 | 第37-39页 |
·满构图的运用 | 第39-40页 |
·非完整性形象的运用 | 第40-41页 |
·视觉中心偏移的运用 | 第41-42页 |
5 构成性构图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呈现的原因 | 第42-45页 |
·当代生活环境的变化 | 第42页 |
·当代审美观念的变化 | 第42-43页 |
·西方绘画的影响 | 第43-44页 |
·学院教育的影响 | 第44-45页 |
6 对当代工笔人物画构成性构图的思考 | 第45-46页 |
·立足于传统,广纳百言 | 第45-46页 |
·融入现代观念,赋予文化内涵 | 第46页 |
7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