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的研制及其切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自润滑刀具的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常用固体润滑剂及其主要性能 | 第12-14页 |
·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自润滑刀具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纳微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设计 | 第22-36页 |
·组分确定 | 第22-23页 |
·梯度设计 | 第23-32页 |
·组成分布函数与层厚的确定 | 第23-27页 |
·表层固体润滑剂体积含量的确定 | 第27-31页 |
·各层物性参数值的确定 | 第31-32页 |
·残余应力的计算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 | 第36-58页 |
·材料制备 | 第36-37页 |
·原料 | 第36页 |
·制备工艺 | 第36-37页 |
·力学性能 | 第37-43页 |
·测试方法 | 第37-40页 |
·纳米 TiB2对密度的影响 | 第40页 |
·h-BN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纳米 TiB2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页 |
·梯度设计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2页 |
·组分分布指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组成相测试 | 第43-46页 |
·XRD 分析 | 第44页 |
·能谱分析 | 第44-45页 |
·线扫描分析 | 第45-46页 |
·显微结构分析 | 第46-53页 |
·纳米 TiB2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46-48页 |
·组分分布指数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48-50页 |
·层数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0-51页 |
·纳米 TiB2的显微结构 | 第51-52页 |
·组分分布指数对横剖面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52页 |
·材料的压痕扩展形貌 | 第52-53页 |
·残余应力的测量与分析 | 第53-56页 |
·残余应力的测量方式 | 第53-55页 |
·残余应力的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纳微米复合梯度自润滑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 | 第58-72页 |
·实验条件 | 第58页 |
·切削 45 钢时的切削性能 | 第58-64页 |
·切削 45 钢时前刀面的磨损机理 | 第59-60页 |
·切削 45 钢时后刀面的磨损机理 | 第60-62页 |
·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 第62页 |
·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切削速度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切削铸铁时的切削性能 | 第64-69页 |
·切削铸铁时前刀面的磨损机理 | 第64-65页 |
·切削铸铁时后刀面的磨损形貌 | 第65-67页 |
·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 第67-68页 |
·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 第68页 |
·切削速度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切削过程中的自润滑机理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4-85页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
二、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84页 |
三、发明专利 | 第84-85页 |
四、获得奖励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