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导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4-15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研究不足 | 第15页 |
2 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5-18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土地征收 | 第15页 |
·失地农民 | 第15-16页 |
·失地农民权益 | 第16页 |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 第16-17页 |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 | 第17-18页 |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18页 |
3 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现状 | 第18-22页 |
·失地农民经济权益受损现状 | 第19-20页 |
·征地补偿较低 | 第19页 |
·收入水平下降,预期支出上升 | 第19-20页 |
·失地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收到侵害 | 第20页 |
·失地农民的社会权益受损现状 | 第20-21页 |
·征地后失地农民就业权益受到侵害 | 第20-21页 |
·征地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受到损害 | 第21页 |
·失地农民政治权益受损现状 | 第21-22页 |
·失地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受到侵害 | 第21页 |
·失地农民的申诉权受到侵害 | 第21-22页 |
4 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 | 第22-32页 |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根本原因 | 第22-24页 |
·集体土地所有权处于虚置状态且具有不完全性 | 第22-23页 |
·农民土地财产权缺失 | 第23页 |
·国有土地产权与农村土地产权不平等 | 第23-24页 |
·社会保障体系缺位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 | 第24-25页 |
·缺少社会保障专门法 | 第24页 |
·缺少社会保障的主体 | 第24页 |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 | 第24-25页 |
·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失地农民权益问题的直接原因 | 第25-30页 |
·“公共利益”界定不明 | 第25页 |
·征地程序不规范且缺乏有效的监督 | 第25-26页 |
·征地补偿制度不合理 | 第26-29页 |
·救济途径不畅 | 第29-30页 |
·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其他原因 | 第30-32页 |
·地方政府受利益驱动职能错位 | 第30页 |
·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不合理 | 第30-31页 |
·政府监管机关监管不力 | 第31页 |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不完善 | 第31页 |
·失地农民维权方式不当,且组织化程度较低 | 第31-32页 |
5 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 | 第32-49页 |
·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第32-33页 |
·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 第32页 |
·加快确立农地使用权 | 第32-33页 |
·赋予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和国有土地产权平等的法律地位 | 第33页 |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 第33-36页 |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 第33-35页 |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 | 第35页 |
·建立失地农民失业保险 | 第35-36页 |
·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36页 |
·健全失地农民就业体系 | 第36-38页 |
·加强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 | 第36-37页 |
·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增加失地农民就业途径 | 第37页 |
·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 第37-38页 |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权益保护制度 | 第38页 |
·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 | 第38-44页 |
·对公益性和经营性用地进行严格区分,限制国家征地权 | 第38-39页 |
·严格规范征地程序 | 第39-40页 |
·完善征地监督机制 | 第40页 |
·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 第40-43页 |
·建立健全征地纠纷协调与裁决制度,畅通救济渠道 | 第43-44页 |
·调动各级政府积极性,加强其在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中的领导作用 | 第44-47页 |
·完善地方政府征地约束机制 | 第44-45页 |
·做好征地前、中、后的服务,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 第45页 |
·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 第45-46页 |
·完善法律援助机制,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 第46页 |
·充分尊重和保护失地农民知情权和表达权 | 第46-47页 |
·建立农民组织维护失地农民权益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