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次 | 第11-14页 |
图目录 | 第14-16页 |
表目录 | 第16-17页 |
1 绪论 | 第17-25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其发展 | 第18-19页 |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茶叶领域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3-25页 |
2 龙井茶叶图像处理技术基础 | 第25-37页 |
·龙井茶简介 | 第25-26页 |
·龙井茶的历史 | 第25-26页 |
·龙井茶的级别品种 | 第26页 |
·龙井茶的采摘技术 | 第26页 |
·龙井茶叶图像的获取 | 第26-28页 |
·颜色模型 | 第28-31页 |
·RGB 颜色模型 | 第28-29页 |
·CMY 颜色模型 | 第29页 |
·HSI 颜色模型 | 第29页 |
·CIE-XYZ 颜色模型 | 第29-30页 |
·CIE-Lab 颜色模型 | 第30页 |
·CIE-Luv 颜色模型 | 第30页 |
·YUV 颜色模型 | 第30-31页 |
·YCbCr 颜色模型 | 第31页 |
·纹理 | 第31-34页 |
·纹理简介 | 第31-32页 |
·纹理分析方法概述 | 第32-34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龙井茶叶图像的初始分割 | 第37-67页 |
·图像分割定义 | 第37-38页 |
·图像分割方法 | 第38页 |
·经典图像分割算法在龙井茶叶图像上的应用 | 第38-48页 |
·基于分水岭变换的龙井茶叶图像分割 | 第38-40页 |
·基于 Normalized Cuts 的龙井茶叶图像分割 | 第40-43页 |
·基于 Mean Shift 的龙井茶叶图像分割 | 第43-45页 |
·基于 Grabcut 的龙井茶叶图像分割 | 第45-48页 |
·龙井茶叶图像初始分割算法 | 第48-66页 |
·初始背景剔除 | 第49-55页 |
·梯度图像提取 | 第55-59页 |
·快速熵阈值法 | 第59-62页 |
·梯度图像滤波 | 第62页 |
·自适应阈值化 | 第62-63页 |
·伪标记剔除 | 第63-64页 |
·茶叶图像的初始分割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4 基于统计学的龙井茶叶图像区域合并 | 第67-83页 |
·图像区域的表示 | 第67-70页 |
·阵列表示 | 第67页 |
·层级表示 | 第67-68页 |
·基于区域特征的表示 | 第68-70页 |
·区域合并算法 | 第70-75页 |
·基于统计学的龙井茶叶图像区域合并算法 | 第75-81页 |
·颜色信息的合并准则 | 第76页 |
·纹理信息的合并准则 | 第76-78页 |
·龙井茶叶图像的区域合并 | 第78-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5 判别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 第83-105页 |
·支持向量机简介 | 第83-89页 |
·线性分类器 | 第84-87页 |
·非线性分类器 | 第87-88页 |
·LIBSVM 简介 | 第88-89页 |
·茶叶嫩芽特征提取 | 第89-99页 |
·颜色特征 | 第90-92页 |
·纹理特征 | 第92-94页 |
·形态特征 | 第94-99页 |
·判别模型建立 | 第99-101页 |
·核函数的选择 | 第99-100页 |
·核函数参数的选择 | 第100-10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1-103页 |
·实验测试 | 第101-102页 |
·结果分析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全文总结 | 第105-106页 |
·工作展望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2页 |
附录 A 龙井茶叶图像分割实验 | 第112-113页 |
附录 B 龙井茶叶嫩芽分类识别实验 | 第113-114页 |
作者简历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