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识别系统中飞机微多普勒特性研究及仿真系统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飞机目标识别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调制特征的研究与应用 | 第12-13页 |
| ·目标综合识别新方法 | 第13-15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目标识别理论及HLA建模 | 第17-30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雷达目标识别基础理论 | 第17-22页 |
| ·识别系统原理 | 第17-18页 |
| ·旋转部件调制产生机理 | 第18-20页 |
| ·回波信号特征提取 | 第20-21页 |
| ·目标识别主要方法 | 第21-22页 |
| ·HLA基本原理 | 第22-26页 |
| ·HLA主要概念 | 第22-23页 |
| ·HLA基本思想 | 第23-24页 |
| ·运行支撑环境 | 第24-26页 |
| ·HLA对象模型模板 | 第26页 |
| ·HLA开发流程 | 第26-29页 |
| ·HLA设计步骤 | 第26-27页 |
| ·联邦的执行过程 | 第27-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飞机目标微多普勒特性分析与特征提取 | 第30-55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JEM调制机理与特性建模 | 第30-38页 |
| ·理想参数模型推导 | 第30-34页 |
| ·仿真分析 | 第34-38页 |
| ·目标回波特征提取 | 第38-48页 |
| ·频谱特征提取 | 第38页 |
| ·JEM周期调制特征提取 | 第38-43页 |
| ·旋翼结构及运动特征提取 | 第43-44页 |
| ·仿真分析 | 第44-48页 |
| ·相关参数对理想模型影响 | 第48-54页 |
| ·实际旋翼飞机对参数模型影响 | 第48-49页 |
| ·雷达脉冲重复频率需求分析 | 第49-50页 |
| ·雷达脉冲驻留时间需求分析 | 第50-51页 |
| ·仿真分析 | 第51-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JEM效应在目标综合识别中的应用 | 第55-68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信息融合层次 | 第56-58页 |
| ·JEM在特征层应用 | 第58-62页 |
| ·JEM与一维距离像协同得到目标身份报告 | 第58-59页 |
| ·仿真分析 | 第59-62页 |
| ·JEM飞机目标分类识别 | 第62-67页 |
| ·JEM在决策层提供类型信息 | 第63-64页 |
| ·多普勒谱特征的飞机目标分类分析 | 第64页 |
| ·基于特征矢量的综合目标分类与识别 | 第64-66页 |
| ·仿真分析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目标综合识别仿真系统实现 | 第68-81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VC++与MATLAB混合编程 | 第68-69页 |
| ·仿真软件功能介绍 | 第69-70页 |
| ·仿真系统组成结构 | 第70页 |
| ·仿真系统各联邦成员设计 | 第70-75页 |
| ·主控平台联邦成员 | 第70-72页 |
| ·目标解算平台联邦成员 | 第72-73页 |
| ·地基(机载)综合识别平台联邦成员 | 第73-75页 |
| ·仿真软件系统工作流程 | 第75-76页 |
| ·目标综合识别过程 | 第76-80页 |
| ·场景想定 | 第76-77页 |
| ·仿真系统验证 | 第77-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1-83页 |
| ·工作总结 | 第81-82页 |
| ·工作展望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