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有源滤波技术概述 | 第9-11页 |
·谐波的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谐波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谐波抑制 | 第10-11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发展及其现状 | 第11-13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拓扑结构 | 第14-19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APF 的拓扑结构 | 第15-18页 |
·电压型和电流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 第15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分类 | 第15-18页 |
·单相和三相 | 第18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特性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谐波检测方法 | 第19-25页 |
·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关系 | 第20-24页 |
·三相电路谐波和无功电流实时检测 | 第22-24页 |
·p-q 法 | 第22-23页 |
·ip-iq 法 | 第23-24页 |
·p-q 检测法和ip-iq 检测法的比较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法 | 第25-36页 |
·电流滞环控制 | 第25-26页 |
·三角波调制方式 | 第26-27页 |
·正弦脉宽调制技术 | 第27-28页 |
·空间矢量PWM 控制 | 第28-32页 |
·本文所采用的控制策略 | 第32-34页 |
·主电路直流侧电容电压的控制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基于DSP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硬件软件设计 | 第36-49页 |
·TMS320LF 2407 DSP 芯片介绍 | 第36-37页 |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信号检测 | 第38-43页 |
·电流检测采样电路 | 第38-40页 |
·电容电压检测采样电路 | 第40页 |
·过零检测电路 | 第40-41页 |
·锁相倍频电路 | 第41-42页 |
·补偿电流发生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主电路的形式和参数的计算 | 第43-45页 |
·主电路容量的计算 | 第43页 |
·进线电感的确定 | 第43-45页 |
·直流侧电压的计算 | 第45页 |
·直流侧电容量的计算 | 第45页 |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软件系统设计 | 第45-48页 |
·主程序流程设计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系统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49-57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整体仿真模块 | 第49-50页 |
·ip—iq 法谐波检测仿真模块 | 第50-51页 |
·直流侧电容电压的控制 | 第51页 |
·主电路模块 | 第51-52页 |
·控制电路仿真模块 | 第52-53页 |
·仿真结果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7章 总结 | 第57-59页 |
·工作总结 | 第57-5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