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目前的废水深度处理现状 | 第10-16页 |
·常见的废水种类及特性 | 第10-11页 |
·常规深度处理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1-15页 |
·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的迫切性 | 第15-16页 |
·传统微电解技术概述 | 第16-20页 |
·传统微电解技术反应原理 | 第16-18页 |
·传统微电解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传统微电解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强化微电解技术 | 第20-23页 |
·目前的微电解技术强化手段和方法 | 第20-23页 |
·微电解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微电解强化思路及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通过改进反应填料的强化微电解技术研究 | 第26-40页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7页 |
·Fe-C 体系 | 第29-31页 |
·Al-C 体系 | 第31-33页 |
·Mg-C 体系 | 第33-34页 |
·Fe-Al-C 体系 | 第34-36页 |
·Fe-Cu-C 体系 | 第36-37页 |
·机理探讨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通电及投加 H_2O_2的强化微电解技术研究 | 第40-5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强化手段及实验参数的影响 | 第42-46页 |
·直流电和过氧化氢之间的协同效应 | 第46-47页 |
·橙黄 G 脱色的动力学研究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强化微电解技术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50-56页 |
·活性污泥法-强化微电解-活性污泥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废水的研究 | 第50-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3页 |
·强化微电解-活性污泥法-强化微电解法处理石化废水的研究 | 第53-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