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湖南省气候概况 | 第12页 |
·湖南省能源概况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国外太阳能水源热泵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太阳能水源热泵研究现状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耦合运行方式研究 | 第17-35页 |
·太阳能技术建筑应用概况 | 第17-20页 |
·太阳能热水系统 | 第17-18页 |
·太阳能制冷系统 | 第18页 |
·太阳能光伏系统 | 第18页 |
·其他应用技术 | 第18-19页 |
·湖南省适宜的太阳能建筑应用技术 | 第19-20页 |
·地源热泵技术建筑应用概况 | 第20-29页 |
·土壤源热泵系统 | 第21-22页 |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 第22-25页 |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 | 第25-28页 |
·污水源热泵系统 | 第28-29页 |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 | 第29-30页 |
·非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 | 第30-32页 |
·非直膨式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 | 第32-34页 |
·非直膨式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构成 | 第32-33页 |
·非直膨式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方式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非直膨式太阳能水源热泵实验方案与实验设备 | 第35-49页 |
·非直膨式太阳能水源热泵实验方案 | 第35-38页 |
·太阳能集热器冬季集热能力实验方案 | 第35-36页 |
·水源热泵冬季供热实验方案 | 第36页 |
·并联式太阳能水源热泵冬季供热实验方案 | 第36-37页 |
·串联式太阳能水源热泵冬季供热实验方案 | 第37-38页 |
·非直膨式太阳能水源热泵综合实验台的构建 | 第38-48页 |
·综合实验台室内部分 | 第39-44页 |
·太阳能集热室外部分 | 第44-46页 |
·太阳能总辐射记录系统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81页 |
·太阳能集热系统集热能效比的比较 | 第49-62页 |
·环境因素对太阳能集热系统集热能效比的影响 | 第49-56页 |
·不同运行方式对太阳能集热系统集热能效比的影响 | 第56-62页 |
·不同热源温度机组 COP 的比较 | 第62-70页 |
·蒸发器入口温度对机组 COP 的影响 | 第62-64页 |
·冷凝器入口温度对机组 COP 的影响 | 第64-66页 |
·蒸发器出口温度对机组 COP 的影响 | 第66-68页 |
·冷凝器出口温度对机组 COP 的影响 | 第68-70页 |
·非直膨式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串、并联模式逐时制热能效比的比较 | 第70-79页 |
·并联模式逐时制热能效比 | 第70-75页 |
·串联模式逐时制热能效比 | 第75-79页 |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 | 第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5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附录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