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序言 | 第9-10页 |
一、量刑辩护概述 | 第10-15页 |
(一) 量刑辩护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量刑辩护的具体权能 | 第11-13页 |
1. 量刑证据获取权 | 第11-12页 |
2. 量刑证据运用权 | 第12页 |
3. 量刑意见发表权 | 第12-13页 |
(三) 量刑辩护的特征 | 第13-15页 |
1. 量刑辩护是一种实体辩护 | 第13-14页 |
2. 量刑辩护以被告人成立犯罪为前提 | 第14-15页 |
3. 量刑辩护针对公诉方的量刑建议而展开 | 第15页 |
二、量刑辩护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一) 程序正义 | 第15-16页 |
(二) 刑罚个别化 | 第16-17页 |
(三) 量刑裁量权控制 | 第17-18页 |
三、我国量刑辩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一) 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下的量刑辩护难以全面展开 | 第18-19页 |
(二) 无罪辩护与量刑辩护尴尬交叉 | 第19页 |
(三) 量刑信息收集不全面 | 第19-20页 |
(四) 量刑信息不客观 | 第20页 |
(五) 量刑辩护的律师参与率低 | 第20-21页 |
四、完善我国量刑辩护制度的具体设想 | 第21-25页 |
(一) 构建独立的量刑程序 | 第21-22页 |
(二) 扩大律师的量刑证据获取权 | 第22-23页 |
(三) 建立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 | 第23-24页 |
(四) 针对被告人不认罪案件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