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3页 |
四、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金融合作理论与中哈金融合作动因分析 | 第15-28页 |
第一节 金融合作理论 | 第15-17页 |
一、 金融合作内涵 | 第15-16页 |
二、 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16页 |
三、 本币结算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中哈金融合作动因分析 | 第17-28页 |
一、 服务经贸 | 第17-21页 |
二、 防范区域金融危机 | 第21-26页 |
三、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基于VAR协整的中哈贸易与中哈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第28-37页 |
第一节 向量自回归数量模型分析方法简介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中哈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数据选取及模型构建 | 第29-36页 |
一、 平稳性检验 | 第29-31页 |
二、 序列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31-33页 |
三、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四、 脉冲响应函数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结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中哈金融合作的机制与主要领域 | 第37-51页 |
第一节 中哈金融合作机制初见成效 | 第37-40页 |
一、 中哈金融合作分委会有序开展 | 第37-38页 |
二、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金融合作机制已形成 | 第38-40页 |
第二节 中哈金融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 第40-51页 |
一、 中国人民银行与哈萨克斯坦银行领跑合作前端 | 第41-45页 |
二、 政策性金融势头良好 | 第45-46页 |
三、 中哈商业银行项下合作不断推进 | 第46-48页 |
四、 萨姆鲁克-卡泽纳基金会崭露头角 | 第48-51页 |
第四章 中哈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第51-58页 |
第一节 中哈金融合作的机制约束分析 | 第51-52页 |
一、 中哈金融合作分委会功能亟待提升 | 第51页 |
二、 上海合作组织多边金融合作需突破瓶颈 | 第51-52页 |
第二节 中哈本币结算中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 第52-55页 |
一、 管理部门之间尚未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及政策配套措施 | 第52-53页 |
二、 中哈商品贸易结构不利于中方议价 | 第53页 |
三、 中哈本币结算参与主体受限 | 第53-55页 |
四、 人民币流入流出渠道不畅通 | 第55页 |
第三节 中哈金融合作其他领域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第55-58页 |
一、 项目融资缺乏渠道 | 第56页 |
二、 哈方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56-57页 |
三、 中哈金融合作远景规划不明确 | 第57-58页 |
第五章 中哈金融合作的对策建议 | 第58-68页 |
第一节 加强中哈金融合作机制建设 | 第58-60页 |
一、 构建多边利益协调机制 | 第59页 |
二、 开拓融资渠道,发展能源金融 | 第59-60页 |
三、 防范金融风险 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 第60页 |
第二节 通过解决本币结算问题促进双边金融合作 | 第60-63页 |
一、 改善中哈管理部门机制及职能 | 第60-61页 |
二、 促进对哈出口商品结构升级 | 第61-62页 |
三、 完善业务银行服务体系 | 第62-63页 |
四、 优化人民币流入流出渠道 | 第63页 |
第三节 通过完善其他领域的问题推进中哈金融合作 | 第63-68页 |
一、 通过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融资 | 第64-66页 |
二、 制定中哈金融合作的发展目标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附件 | 第70-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