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佛教组织及寺院论文

两晋南北朝时期《普门品》的流传与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3页
 一、 研究背景第9页
 二、 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 研究思路第11页
 四、 相关问题的界定第11-13页
第一章 竺法护《正法华经》与《光世音普门品》的流行第13-19页
 第一节 竺法护译《正法华经》的背景与经过第13-15页
  一、 竺法护译经的社会文化背景第13-14页
  二、 救难观音信仰之代表《光世音普门品》的最早输入第14-15页
 第二节 《光世音普门品》的译出、流传及影响第15-19页
  一、 《光世音普门品》的译出第15-17页
  二、 《光世音普门品》的流传及影响第17-19页
第二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译出第19-32页
 第一节 《妙法莲华经》与《观世音普门品》在中土的译出与传播第19-25页
  一、 鸠摩罗什译经的背景与经过第19-20页
  二、 《观世音普门品》的译出第20-21页
  三、 《观世音普门品》在当时的流行情况第21-22页
  四、 《观世音普门品》广泛流传的原因第22-25页
 第二节 罗什所译《观音普门品》的优越性以及其中观世音名号的意义第25-32页
  一、 《观世音普门品》与《光世音普门品》的区别第25-29页
  二、 “观世音”名称的出现及其宗教意义第29-32页
第三章 东晋南北朝时期《观世音普门品》在中国社会中的盛行第32-46页
 第一节 、东晋南北朝时期《观世音普门品》的流行第32-41页
  一、 《观世音普门品》所代表观音信仰与中国文化之融合第32-33页
  二、 《观世音普门品》在僧侣中的流行第33-36页
  三、 南北朝时期《观世音普门品》在一般社会大众中的流行第36-41页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观世音普门品》对于文化的影响第41-46页
  一、 《观世音普门品》对佛教艺术的影响第41-43页
  二、 《普门品》对文学的影响第43-46页
第四章 《观世音普门品》与南北朝之后盛行观音信仰之间的关系第46-50页
 第一节 《观世音普门品》在隋代的译出以及与前两个版本的比较第46-48页
  一、 《添品妙法莲华经》的译出第46-47页
  二、 隋译《观世音普门品》体现出的意义第47-48页
 第二节 《观世音普门品》与唐时观音信仰兴盛的关系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53-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刚智宗教实践探析
下一篇:陕西基督教差会社会事工研究(1876-1952)--以教育、医疗、慈善为中心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