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保甲权力的演变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一、选题意义 | 第9页 |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9-11页 |
| 三、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五、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清代政府对保甲权力的法律规定 | 第13-19页 |
| 第一节、编查户口 | 第13-14页 |
| 第二节、设立门牌 | 第14-18页 |
| 第三节、稽查匪盗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清代保甲权力的变化 | 第19-31页 |
| 第一节、保甲权力的扩大 | 第19-24页 |
| 一、征收赋税 | 第19-20页 |
| 二、教化 | 第20-21页 |
| 三、救荒 | 第21-22页 |
| 四、维护社会治安职能的加强 | 第22-24页 |
| 第二节、保甲权力传统职能的削弱 | 第24-26页 |
| 一、编查户籍职能的削弱 | 第24-25页 |
| 二、社会治安职能的削弱 | 第25-26页 |
| 第三节、保甲权力变化的复杂性 | 第26-31页 |
| 一、保甲权力变化的地域性 | 第26-27页 |
| 二、保甲权力变化的阶段性 | 第27-31页 |
| 第三章 清代保甲权力变化的原因 | 第31-39页 |
| 第一节、里甲制度的衰落 | 第31-32页 |
| 第二节、老人制度的衰落 | 第32-35页 |
| 第三节、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需要 | 第35-39页 |
| 第四章 清代保甲权力变化的影响 | 第39-51页 |
| 第一节、对其他基层社会组织的影响 | 第39-43页 |
| 一、对里甲制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二、对老人制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三、对宗族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四、对乡约制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 第二节、对保甲组织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影响 | 第43-45页 |
| 第三节、对保甲制度本身的影响 | 第45-51页 |
| 一、对保甲制度组织形式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二、对保甲首事的影响 | 第46-48页 |
| 三、对保甲制度性质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四、对保甲制度推广情况的影响 | 第49-51页 |
| 结语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