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1-22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结构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贫困大学生 | 第19-20页 |
·贫困生资助体系 | 第20-22页 |
2. 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概述 | 第22-32页 |
·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发展概述 | 第22-25页 |
·人民助学金制度为主的阶段 | 第22-23页 |
·人民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并存阶段 | 第23页 |
·奖学金和贷学金的并存阶段 | 第23-24页 |
·建立与完善“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的混合资助阶段 | 第24-25页 |
·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现状 | 第25-32页 |
·当前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意义 | 第27-28页 |
·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特点与功能 | 第28-29页 |
·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目标与取得的成绩 | 第29-30页 |
·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3. 贵州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分析 | 第32-45页 |
·贵州省高校贫困生资助取得的成绩 | 第32-34页 |
·贵州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45页 |
·贫困面大导致体系建设困难重重 | 第34-37页 |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34-35页 |
·各种收费负担重 | 第35-36页 |
·日常消费负担重 | 第36-37页 |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37-38页 |
·资助功能需进一步丰富 | 第38-39页 |
·资助工作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 | 第39页 |
·贫困生认定工作问题多 | 第39-43页 |
·管理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 | 第39-40页 |
·有统一的政策和标准,但缺少可行的遴选办法 | 第40-41页 |
·监管不严,存在制假、造假 | 第41-42页 |
·缺乏严格、可行、动态的标准 | 第42-43页 |
·重视经济扶持,忽视心理辅助 | 第43-44页 |
·政策宣传不到位 | 第44-45页 |
4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途径 | 第45-55页 |
·政府方面 | 第45-48页 |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资助体系 | 第45-46页 |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管理职能 | 第46-47页 |
·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 | 第47-48页 |
·高校方面 | 第48-53页 |
·准确反映学生经济情况并进行动态信息管理 | 第48-49页 |
·制定统一可操作的定量标准 | 第49-51页 |
·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 第51-52页 |
·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 第52-53页 |
·学生方面 | 第53-55页 |
·正确认识贫困问题 | 第53页 |
·改变观念,寻找自主脱贫机会 | 第53-55页 |
5. 小结 | 第55-57页 |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一 | 第61-64页 |
附录二 | 第64-65页 |
附录三 | 第65-67页 |
附录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